众力资讯网

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公布!你在哪一档?

2025年10月17日,人社部公布最新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截至2025年10月1日)。此次调整覆盖31

2025年10月17日,人社部公布最新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截至2025年10月1日)。此次调整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首次实现所有地区第一档月最低工资均突破2000元大关,标志着劳动者基本收入保障迈入新阶段。

一、全国排名新变化:京沪领跑,多地实现历史性突破

月最低工资:上海以2740元/月居全国首位,广东(广州2500元、深圳2520元)、江苏、浙江(2490元)紧随其后,福建、山东分别为2265元、2400元。最低的江西、黑龙江等省份首次站上2000元线。

小时最低工资:北京以27.7元/小时为全国最高(较7月上涨1.3元),上海(25元)、广东(广州深圳23.7元)次之。非全日制劳动者收入保障进一步增强。

意义:所有省份第一档月标准突破2000元,凸显全国基础工资水平系统性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底线”再抬高。

二、地域差异新动态:分级制度精准匹配区域发展

各地依据经济水平和生活成本实施差异化标准:

广东四档分级:一类(广州2500元、深圳2520元);二类珠三角核心城市(2080元,如珠海、佛山);三类粤东城市(1850元,如汕头、惠州);四类粤北山区(1750元)。

山东三档划分:沿海城市(2400元)、中部(2210元)、西部(2020元)。

单一标准地区:北京(2540元)、天津(2320元)、上海(2740元)、西藏(2100元)、青海(2080元)实施统一标准。

逻辑:通过分级管理,既保障欠发达地区企业用工成本可控,又确保经济活跃区域劳动力价值合理匹配。

三、政策实施新影响:覆盖1.2亿人,多项待遇联动提升

最低工资调整直接或间接带动多项劳动者权益升级:

基础收入保障:约1.2亿劳动者薪资随标准上调,低收入行业(零售、餐饮、制造业等)受益显著。

关联待遇扩容:加班费计算基数、社保缴费基数同步提高;失业保险金、病假工资、试用期薪资等挂钩待遇相应增长。

企业转型推动:如内蒙古此前上调14.6%,倒逼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减少低附加值用工依赖。

长效机制:未来将强化与GDP、CPI联动,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实现“民生底线”与“经济发展”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