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星巴克月饼任务的事儿在微博上吵翻了天。不少刚毕业的打工人吐槽:“公司发月饼任务,卖不完要自己垫钱,一个月工资直接没了!” 甚至有人垫付三千多块,生活费彻底崩盘……这操作,堪称现代版“职场霸凌连环套”。
典型剧情:刚入职的毕业生,被分到几十盒月饼销售任务,美其名曰“锻炼社交能力”。结果人脉不足卖不掉,领导暗示“自己垫钱先搞定,否则影响转正/调岗”。有人硬着头皮刷信用卡垫付几千块,月底吃土时公司却装死:“这是个人能力问题。”
说白了,这就是把公司销售压力偷换成个人债务。劳动法专家直接开喷:强制垫付变相克扣工资,违法! 但新人敢怒不敢言——毕竟“职业发展”被人拿枪指着呢。大学生兼职群体更是重灾区。
有人垫钱后连食堂都吃不起,只能泡面度日。二手平台上一堆员工打折卖月饼,85折、7折甚至5折——“赔本甩卖,总比砸手里强”。这事件最魔幻的是代际反应:部分70后管理者觉得“垫钱怎么了?我们当年更苦”;00后直接怼:“违法就违法,别拿吃苦洗脑!”
心理学专家补刀:强制自购本质是服从性测试,用羞耻感绑架新人,长期可能导致自我价值崩溃。说白了,公司不想承担库存风险,就甩锅给底层打工人,还包装成“团队凝聚力”——饼画得挺圆,其实全是坑。
欺负新人≠企业文化,服从测试≠职场成长,星巴克这事儿不是个例——奶茶店、保险公司、教育机构…多少“销售任务”最后榨干的是新人钱包?欢迎评论区对号入座。
记住:打工是赚钱的,不是倒贴的。拒绝当人肉提款机,从转发这篇瓜开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