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过少林寺吧,这可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门面。但最近,它却因为“释永信”这三个字火出了圈——不是好事,而是大新闻:7月26日,这位少林寺的当家方丈突然被调查,紧接着佛教协会直接“切割”,撤了他的戒牒身份。这么一出,整个网上炸开了锅,先前的各种传闻,好像瞬间都坐了实似的。你说,一个千年古刹的掌门人,怎么就走到这一步呢?
释永信原本是个安徽农村小伙,16岁那会儿跑到河南登封少林寺剃度出家。如果按平常人的剧本,大概就是专心修行、念经礼佛一辈子。但他偏不走寻常路,愣是把自己活成了个“商业精英”。你想啊,他才20多岁,就敢抓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机会,把少林寺包装得像个文化品牌。从搞少林拳研究会,到修寺院、搞表演,再到注册商标、创办公司,甚至搞国际武术节——少林寺,硬生生地变成了一个值钱的大IP。
这些年,寺里的每一步操作都是“商业化”的模范案例,比如门票、文创、海外分寺,更别提那些收费不菲的禅修课程,还有淘宝上的T恤、香炉、素食礼包……山上一圈消费下来,分分钟“氪金”好几百。等释永信手上这个“大生意”盘到澳洲、进郑州,资金规模都飙到好几个亿!每年收入账上数,感觉是“和尚中的乔布斯”。但钱是赚了,公司员工上千,可一些陡增的奢华生活和隐秘传言,也慢慢开始浮出水面。
早在2015年,就有弟子释延鲁公开举报,说得头头是道,什么戴劳力士、穿16万袈裟、喝法国红酒,还指控他和多名女性有染,连私生子都曝光出来!不过,那次调查好像没掀起什么大浪,人家低调几个月又继续风生水起。然而,今年这波就没这么轻松了,官方通报写明白了——挪用资产、违法戒律、不正当关系样样都有据。而且细挖下去,才发现情况比传闻还“戏剧”。
比如说,他不仅涉嫌挪动寺产开发的钱,连挪到海外账户的金额都惊人;男女关系上,有至少一名女子确认生下女儿;至于私人收藏,网上各种描述让人咋舌,从百万古董到天价家具应有尽有。这些槽点拼起来,简直就是小说情节。你说,这真是个出家的和尚该过的日子吗?香火变豪宅、念佛变拓商,各种反差翻来覆去地刺眼。
而今释永信倒了,背后少林寺也一下子掉了人气。旅游冷清,文创摊关门,曾经装满欲望的地方,终于稍稍静了下来。可回头想想,这事真就只有释永信个人的问题吗?显然也不全是。他只不过极端地体现了宗教和商业一旦同路,容易擦出怎样的问题火花。从第一桶金到庞大商业帝国,不少人被利益熏到了眼,却无暇顾真正的修行本质。修行者如此,游客何尝不也是如此?
说起来,很多网友也觉得释永信的“功过交加”,多少带点讽刺意味。过去,他靠商业头脑把少林寺带出了国门,赚得盘满钵满;如今,这些指责翻出来,也几乎全是他当初布局时埋的雷。这一场风波,对其他宗教场所的掌门们更像是一记警钟:和尚要是活得比CEO还CEO,信众迟早会信不过。
故事还没完,调查也还在继续,但这回少林寺的路,怕是得重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