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当印巴暂时停火,紧张局势告一段落之际,印度内部又打起来了,印巴局势也迎来了新变数。
关键时刻,3件值得关注的大事发生了。

印巴互相驱逐外交官事件
5月21日,印度外交部率先“出招”,宣布驱逐一名巴基斯坦驻印外交官。
据《今日印度》网站报道,印度方面给出的理由是该外交官“在印度从事与其官方身份不符的活动”,并强硬要求其在24小时内离境。
这一消息传出,瞬间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外交人员在驻在国正常开展工作,是基于双方的信任和外交准则,印度此番举动,无疑是对外交关系的一次冲击。?
5月22日凌晨,巴基斯坦外交部迅速回应,以同样的理由——“从事与身份不符活动”,也驱逐了一名印度驻巴外交官。
这一操作可谓如出一辙,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已将印度驻巴基斯坦高级专员署的一名工作人员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其在24小时内离开巴基斯坦。?
这一来一回的驱逐行动,绝不是简单的外交小摩擦。
以往,印巴双方的外交官在各自岗位上,虽也面临诸多挑战,但一直努力维持着两国间的交流与对话。

可现在,这座“桥梁”开始摇晃了。
印度和巴基斯坦相互驱逐外交官,无疑是双方矛盾尖锐化的一个重要体现,这让本就脆弱的印巴关系雪上加霜,进一步增加了战火重燃的风险。
从国际局势来看,印巴两国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其关系走向对地区和平稳定至关重要。
如今双方在外交层面如此激烈的对抗,实在让人担忧,真心希望双方能冷静下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毕竟一旦冲突爆发,受苦的还是两国的普通民众。

巴基斯坦校车被炸事件
几乎就在印巴互相驱逐外交官的同一时间,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出事了。
当时,一辆满载学生的校车,正平平稳稳地朝着学校的方向行驶。
当它途经一家酒店的时候,毫无征兆地,路边炸弹突然爆炸,一声巨响,瞬间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现场情况惨不忍睹,校车在爆炸的冲击下燃起熊熊大火,等消防人员赶来把火扑灭,校车都被烧得只剩个黑漆漆的架子了。
这场惨剧最终导致6条鲜活的生命消逝,42人受伤,其中4名还是年幼的孩子。
这惨剧发生的时机实在太不是时候了。

印巴才刚停火不久,局势正处于紧绷的状态,各方都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脆弱的和平。
这起事件一发生,巴基斯坦军方立刻站出来发声谴责,而且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印度。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更是直言不讳,称这是“印度资助的极端分子发起”的袭击。


但印度那边呢,马上一口否认,坚称这样的指控“毫无根据”。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袭事件,那次事件直接导致印巴冲突再度升级。
这次校车被炸,又发生在这么敏感的时期,实在是给本就紧张的局势火上浇油。

印度与“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交火事件
而就在巴基斯坦民众沉浸在悲伤与愤怒中时,印度国内也不太平,一场激烈的武装冲突同样在5月21日这天爆发。
印度军方冷不丁放出消息,称自家安全部队在恰蒂斯加尔邦和“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狠狠干了一仗,还击毙了30多名武装人员。
可让人纳闷的是,印军对自家的伤亡情况只字不提。


这“纳萨尔派”在印度那可是老牌反政府武装,都活跃好几十年了。
上世纪60年代,一些印度共产党成员,对印共(马克思主义)的妥协政策不满意,一咬牙就公开决裂,成立了“革命的反对派”。

1967年5月18日,在西孟加拉邦的小村纳扎尔巴里,查鲁?马宗达尔带着人发动武装起义,要求重新分配土地,“纳萨尔派”就这么诞生了。
这么多年过去,“纳萨尔派”的势力不断扩张,印度28个邦里,有22个邦都有他们活动的踪迹,他们在印度中部和东部那些不发达地区,搞出了一片面积达9.2万平方公里的“纳萨尔地带”,组织里有5万人,其中2万都是武装人员。

印度政府这些年一直在想办法剿灭他们。
2009年2月,在左翼极端组织活跃的8个省份,印度政府发起全面清剿运动;从当年11月起,又在切蒂斯格尔等多个邦,对纳萨尔派武装展开代号为“绿色狩猎行动”的攻势。
2024年,印度政府还击毙了300多名叛军。
可“纳萨尔派”太顽强了,依旧在搞事情。

而恰蒂斯加尔邦对他们来说,那就是“风水宝地”。
这地方在印度中部,面积13.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30万;地形复杂,南部和北部是山丘,中部是平原,森林覆盖率高达44%。
“纳萨尔派”要是能够在这儿扎根,就能利用复杂地形和茂密森林跟政府周旋,还能把这儿当成向其他地区扩张的“根据地”。

1月5日,印度安全部队和“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刚交火,5名武装分子丧生;
结果第二天,恰蒂斯加尔邦比贾布尔地区一辆巡逻警车,在执行任务返回途中,就遭遇了武装分子的路边炸弹袭击,这袭击造成9人死亡,其中8名还是警察。

再看这次5月21日的交火事件,印度军方高调宣布击毙30多名武装人员,却对自家伤亡情况遮遮掩掩,不得不让人多想。
要知道,之前印军在和巴基斯坦交火的时候,吃了不少亏。
这时候突然来这么个“大捷”消息,很难不让人怀疑,印度是不是想借着这个“捷报”,挽回点面子,给士气低迷的军队打打气?
毕竟印度国内安全形势一直很严峻。

结语:
这一轮印巴局势的升级,实在太蹊跷。
连续发生的恐袭事件,时间节点卡得这么准,很难让人相信这背后没有 “幕后黑手” 在策划,或者双方在暗地较劲。
印巴虽然暂时停火,但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还保留着 50 万驻军,巴基斯坦也严阵以待,双方任何一个小的军事动作,都可能成为点燃战火的导火索,局势随时可能生变。?

再说印巴两国的经济,其实都不乐观。
冲突不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消耗在军事对抗上,哪还有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越是这种时候,双方越应该保持理智克制,毕竟打仗只会让局势更糟,只有和平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参考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