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拉夫罗夫说出大实话,中俄之间并非没有问题,但却做对了一件事

最近俄罗斯办了件外交上的大事,“2050未来论坛”已经在莫斯科圆满落下帷幕。俄外长拉夫罗夫在“2050未来论坛”上的一番

最近俄罗斯办了件外交上的大事,“2050未来论坛”已经在莫斯科圆满落下帷幕。

俄外长拉夫罗夫在“2050未来论坛”上的一番话,说得够实在,也够引起震动。

他坦率指出,俄罗斯与中国、印度,还有那些独联体老伙伴之间经历了长久信任的合作。

而合作越是热火朝天,往往伴生的争议也就越多。

为此他特意提到,中俄之间的友好合作也并非一点矛盾没出现过,并非常赞赏后续双方凭借公平友好的谈判,融洽解决了问题的经历。

拉夫罗夫坦言,只要大家别搞威胁、讹诈,最后几国关系一定能保持良性发展。

一向在外交领域强硬到底,怼天怼地的俄罗斯为什么对中印等合作伙伴展示善意?拉夫罗夫所提到的中俄之间曾经的矛盾,又是什么呢?

1。俄罗斯的急切——困境中寻找“伙伴杠杆”

在这场外交论坛上,拉夫罗夫可是没少给合作伙伴,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说溢美之词。

在俄外交部的官方外交辞令之间,甚至还提到想要重启中俄印三国合作的“RIC”机制。

俄罗斯一转往日高冷外交风格,给几个主要合作伙伴国送上了一堆肯定。

夸赞之外,俄甚至想重新启动RIC机制,怎么看都带着一丝急切劲儿。

其实这样异常的表现,不是因为俄罗斯外交策略突然变了,而是被战略焦虑硬逼出来的。

因俄乌之间的那点动静引发西方制裁,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最直白浅显的,恰恰就是对战略选择影响最大的。

制裁之下,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生意买卖,就跟跳崖似的往下掉。

可另一头,它在亚洲这边的生意盘子却眼见着撑大了。

现在俄罗斯的对外贸易,亚洲所占比重哗啦啦冲破了70%大关。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俄罗斯的最大客户,简直成了俄罗斯能源换外汇的“生命线”。

印度身为人口第一大国产生了极大能源市场,一天要吞掉125万桶俄国石油。

中国这边也一样需求巨量石油,同时对俄天然气进口量顶着全球市场的压力还在逆势增长。

这俩大买家对俄罗斯稳住经济、抵御制裁有多重要,不言而喻吧?

所以俄方话里话外急吼吼地想要重启RIC,对俄罗斯来说,绝非可有可无。

而是想靠这个杠杆,撬动中印两家的力量。

借此缓解紧张的战略局势,稳住自己东线,抵御西方施加的战略高压。

2、合作与矛盾——中俄之间的成功经验

为了证明俄罗斯团结友好伙伴的决心,拉夫罗夫特意拿中俄之间天然气定价事件做了例子。

当初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之初,双方曾因天然气定价问题产生了分歧。

但意见上的分歧并没有演变成为杀死合作的矛盾,而是促使双方达成了友好协商的共识。

正是靠着这种坐下来好好谈的态度,最终中俄都找到了那个可以接受的利益平衡点。

这次谈判不仅化解了一次两国矛盾,也让中俄天然气项目如火如荼。

现在尽管全球天然气市场波动不小,但中俄天然气买卖做得依旧稳定而坚挺。

从数据上看,俄罗斯今年整体天然气出口量比往年下降了几个百分点,但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往中国运的气,反而预计要大涨70亿立方米!

正是这份宝贵的合作经验,才让俄罗斯发现了双边关系的法宝。

所以这次论坛上俄方着重提到了这一点,希望抓紧重启搁置已久的中俄印三方机制。

毕竟眼看着西方的制裁跟网似的越收越紧,俄罗斯在欧洲的影响力正在日渐被压缩。

俄罗斯想要破局,就得在另一个方向开辟新的“战场”。俄方拉着中印,尤其是中国,一道在欧亚大陆上开辟新局面。

可惜的是,现实和俄罗斯的期望差别太大了,中印之间时不时爆发边境冲突,RIC停摆多年。

俄罗斯人这会吆喝重启,总有点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意思。

俄罗斯的困境就在这里,明明RIC是个很好的平台,偏偏两大关键“合伙人”关系不稳。

俄罗斯想要促成RIC复燃,光吆喝用处不大,俄方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3、破局的钥匙——务实行动与信任重建

那RIC这艘大船难道就真搁浅在滩上了?要知道对于中国来说,它的存在也有相当程度的好处。

其实想要RIC正常化,倒也不是完全没戏。

关键在于三方,特别是现在有主导推动态度的俄罗斯,得拿出实际行动来。

眼下最紧迫的,是得赶紧做点实事出来,让这机制活起来,至于怎么活?就得从大家矛盾最小、共识最容易达成的领域下手。

第一个突破口,就是经济联系,尤其是能源供应链。

俄罗斯已经在中俄贸易上,尝到用本国货币结算的甜头了,卢布和人民币的直接交易,大大减少了被美元卡脖子的风险。

这条成功经验,完全可以试着推广到俄罗斯和印度的贸易里。

俄印之间石油天然气买卖量那么大,弄个卢布——卢比模式也说得过去。

客观因素上看,想达成肯定有困难,毕竟印度做外贸的信誉,还有卢比那比废纸强不了多少的国际地位……

但想想这事做成了的好处——俄罗斯能把RIC复苏进度推进一大步,也能搭建起更稳固的能源贸易关系。

毕竟现在最迫切需要重振RIC,缓解战略压力的是俄罗斯。想要达成战略目标,什么都不想付出就太过天真了。

第二个抓手,就是那些惠及三方的重大跨境基建项目。

俄罗斯和中国这边,已经在联手开发北极航道了,西伯利亚东部无人区,也有大把的能源项目等着挖。

这些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也长远,俄罗斯完全可以更大方些,放开对中国合作的要求和标准。

中国参与开发俄罗斯在远东或者北极方向的港口,甚至是深入参与西伯利亚的能源项目。

中俄互补,基建能力和资源完美结合,这不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绑定吗?至于印度,也可以挂个名。

大家拴在一条经济利益链上,自然交流会日益密切。

哪怕其他方面有点磕碰,看在真金白银的份上,也得坐下来好好谈,不能轻易拆伙。

拿出诚意来付诸行动,这可比空喊一百句“合作共赢”都管用。

结语

合作必有摩擦,但平衡必有路径。这不光是俄罗斯寻求战略变向的外交态度,也是处理地区关系的灵丹妙药。

希望在这个态度的指引下,三国都能从RIC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