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金鸡奖史上最尴尬名场面诞生了!11月15日第38届金鸡奖颁奖礼上,主持人苏有朋喊出 “最佳美术片得主——《哪吒之魔童闹海》” 时,聚光灯扫遍全场,却连半个主创的影子都没找到。导演饺子、制作团队、出品方光线影业全员缺席,连个代领的人都没有,只剩一座孤零零的奖杯和写着片名的空座椅,这波操作直接把 #哪吒2金鸡奖无人领奖 #冲上热搜爆榜!


这场 “空台风波” 堪称年度戏剧现场。当苏有朋急中生智圆场 “团队正闭关创作《哪吒3》,奖杯后续邮寄” 时,镜头扫过台下,其他获奖者的席位座无虚席,唯独《哪吒2》的专属位置空空如也,对比之下尴尬值直接拉满。
更耐人寻味的是,直到颁奖礼结束第二天,《哪吒2》官方账号依旧对获奖一事只字未提,既没发庆祝文案,也没回应缺席原因。要知道这部电影可是以154亿票房登顶中国影史冠军,打破113项纪录,全球总票房突破159亿,这样的 “顶流之作”,对待金鸡奖却冷淡到像 “查无此事”,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反观半年前的华表奖,《哪吒2》获 “特殊贡献奖” 时,至少还有出品方光线影业CEO王长田代为领奖并转达感言。这次从 “有人代领” 到 “全员隐身”,态度转变之大,难怪网友调侃 “这哪是没空,分明是不想来”。
组委会口中 “忙于创作” 的理由看似合理,毕竟导演饺子早就放话 “新作面世前,不再出席任何公开活动”。从2025年4月开始,他就彻底闭关,推掉了周星驰的合作邀请、2亿元的评委合同,一门心思扑在《哪吒3》上,甚至不惜把新作上映时间从2028年推迟到2030年,就为了打磨动态粒子与流体模拟技术的细节。颁奖礼当晚,《哪吒3》动作组还在杭州赶武术动捕,团队确实忙到分身乏术。

但网友和业内都看透了另一层:这更像是对评奖机制的 “无声抗议”。作为票房碾压同期所有获奖影片的现象级作品,《哪吒2》在金鸡奖仅拿到 “最佳美术片” 一个单项奖,连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核心奖项的提名都没摸到。要知道金鸡奖明确动画电影可参与核心奖角逐,可最终还是把它归到了 “技术类”,评委评语里三行夸特效、一行赞色彩,连导演和编剧的名字都没提。
业内人士透露,初评时就有评委认为 “这部续作太商业,不够艺术”,最终只能折中给个技术奖。这种 “票房再高也难登核心赛道” 的处境,让不少人替它鸣不平:“所有获奖影片票房加起来,还不及《哪吒2》一个零头,凭啥不能冲核心奖?”


这场缺席直接让评论区分成两大阵营,火药味十足,网络上各方反应不一:力挺派喊 “干得漂亮”,表示 “票房就是观众给的最高奖杯,金鸡奖配不上就不凑这个热闹”“饺子导演专心搞创作不蹭红毯,比那些挤破头争奖的明星强多了”,甚至有观众看完直播直接买票二刷,用票房支持剧组,使影片上座率逆势上涨5个点;吐槽派则嫌其 “太傲慢”,认为 “获奖了好歹给个回应,全员缺席太不尊重组委会”“技术奖也是认可,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还发文提醒 “技术奖也是奖,别学这种傲慢”;吃瓜派热衷于挖掘细节,指出 “看看评委团里真人电影评委占七成,动画电影本来就难突围”“官方发的《哪吒3》渲染进度条,比获奖声明还积极,这是用作品说话啊” 。

更有意思的是,电商平台还趁机推出 “纪念手办”,文案写着 “奖可以不拿,票必须卖爆”,两小时预售破十万件;影院排片也逆势增加,《哪吒2》的排片占比重回20%,和首映周持平,网友笑称 “观众用电影票投了票,比评委更直接”。
其实《哪吒2》的缺席,撕开了电影圈一个公开的秘密:商业爆款与传统评奖体系的矛盾。这些年不少高票房作品都面临 “叫座不叫好奖” 的尴尬,而小众文艺片往往更受评委青睐。

评委团觉得要兼顾艺术价值,片方却认为 “观众的认可才是根本”。《哪吒2》团队用 “彻底缺席” 表达态度,而市场也用数据给出回应——缺席新闻一出,影片票房再涨两千万,午夜场排片增加3%。就像网友说的 “奖杯是给圈内人看的,票房才是给创作者的底气”。
不过也有人说,饺子的选择本质是对创作的敬畏。在这个明星挤破头蹭红毯、抢曝光的时代,他愿意推掉所有资源,花几年时间闭关打磨作品,这种 “反流量” 操作本身就很难得。毕竟对于真正的创作者来说,最好的奖杯从来不是颁奖台上的金光,而是观众走进影院的脚步,和作品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细节。
你觉得《哪吒2》全员缺席是坚守匠心,还是刻意抗议?你支持剧组的选择吗?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