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又成功添加一个“僵尸好友”,你的开场白是不是“你好我是某某,这是我们产品……”,然后就没有后续了?
我将3000个微商聊天记录全部翻阅完毕,发现一件颇为引人深思的事:90%人加好友后,第一句话便把成交的机会给断送了,你以为是在介绍产品?实则你是在向客户递刀,将你们所有可能的联系都斩断了。
林优网 | 出圈精准对接人脉
为何如此?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推销,也没有人愿意和一个“目的很明确”的陌生人交谈。你所认为的“专业”在他人眼中或许就是“骚扰”;你所觉得的“热情”很可能仅仅是“套路”。
然而今天我要告诉你,成交率最高的销售员绝不会急于推销,他们就做一事,让客户觉得是他在主动求着你。
先问你个扎心的问题,你加好友的目的是什么?
A.卖产品 B.建关系 C.混脸熟
如果选A,那便和跟广场舞大妈去发传单情况一样。
如果选B,恭喜你,你离成交只差最后一步。
如果选C,算了,恐怕连你自己都骗不过。
实际情形为:客户根本不关注你的产品,他们只关心两件事:
1.你能解决我的什么问题?
2.凭什么我要选你?
直接推销恰似相亲时一开口便说“我有房有车”,对方只会觉你在显摆自己,并非真心实意。
“反客为主”的要点在于使客户有种“这是自己发觉的”的感觉!
举一真实事例,我有一朋友从事母婴用品相关业务,添加了一位自称“职场妈妈”的好友,该好友没有急于发送产品链接,而是发送了下面内容的消息:
“刚刚看到一样厉害的东西!用咖啡渣制作除味包,比活性炭强上许多倍,宝妈们不妨试试?”
对方秒回:“发链接给我!”
她接着说道:“链接已发给你,顺便询问一下,你家宝宝是否也爱踢被子?我们团队近期在研究防踢被的神器,若你感兴趣,我会让研发部给你发个样品。”
3天后,对方主动下单了200件。
就这样简单成交?是的,只因她将“推销员”替换成了“资源提供者”。
林优网 | 出圈精准对接人脉
三步“反客为主”的实际操作,逐步骤教你让客户反过来求你。
第一步:用“价值前置”破冰
核心:第一句话必须和客户标签强关联。
若对方为程序员,发送:“刚发现一妙招!借助Python自动回复客户消息,效率直接提升一倍!附件发送教程链接。
另外补充道:“这个思路和我做私域运营的方式颇为相似,要不要交流一下?”
第二步:埋“好奇锚点”
核心:用轻量级价值换信任
若对方为健身爱好者,发送:“体验过这个操,5分钟就能大汗淋漓,腰围一周缩减了3厘米!但有一个坑千万不要碰……”
若对方进行追问,便称:“实际上我正从事健康食品研发工作,这种操与我们代餐配方的逻辑是相同的……”
第三步:姿态反转邀约
核心:把“求你买”变成“我给你机会”
举例来说,我很钦佩你在时间管理方面的办法,若你有空,我跟你讲讲我们团队运用“反客为主”法,让企业转化提升300%的案例。不推销课程,全是货真价实操经验。”
为什么这套方法非常有效?由于人类有“损失厌恶”特性,即得到后又失去会比从未得到更难受。你先给客户提供价值,客户便会产生“亏欠感”;你将选择权交予对方,他们就会竭力证明自己“值得拥有”。
举例而言,你邀朋友就餐,如果直接说“这家餐厅非常难吃”,朋友或许不会在意,但你若说“这家店评分颇高,然而我感觉配菜略有些咸,你怎么看?”,朋友反倒会与你交流,甚至还极有可能主动买单。
林优网 | 出圈精准对接人脉
最后说句真心话,销售不是推销,而是价值传递。
如果你不要一门心思琢磨怎样把东西卖给他,而是挖空心思的想让对方如何需要你,那客户便会追着你跑。
下次添加好友之时,切记:先把自己变成客户的资源库,而后再成为他们的供应商。
林优网 | 出圈精准对接人脉
数据参考来源:
1. 损失厌恶心理机制:卡尼曼前景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研究成果),解释客户对"失去机会"的敏感度是"获得收益"的2-2.5倍
2. 私域转化案例:北京麦迪制衣厂"买主定价"模式(MBA智库百科案例)、家居行业"反向种草"策略(2025年行业白皮书)
3. 销售方法论:反客为主法三阶段模型(百度百科/智库百科标准化定义)
4. 行业实践数据:3000例微商沟通样本分析(2024年社交电商运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