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连栋温室大棚冬季保温妙招:双层薄膜+保温被,温暖过冬又省钱!

掌握这些搭配技巧,让大棚冬季变身“保温箱”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持续下降,许多种植户面临一个棘手问题:连栋温室大棚保温效果

掌握这些搭配技巧,让大棚冬季变身“保温箱”

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持续下降,许多种植户面临一个棘手问题:连栋温室大棚保温效果差,无法满足作物越冬生产需要。特别是北方地区,普通的单膜连栋温室大棚在冬季根本无法使用。

那么,如何有效提升连栋温室大棚的冬季保温性能呢?经过多年实践,“双层薄膜+保温被”组合被证明是既经济又高效的保温方案。

双层薄膜:不止多一层膜那么简单

双层薄膜覆盖并不是简单地在原有薄膜上加一层,而是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实践表明,两层薄膜之间的距离最好超过0.5米,这样才能发挥出理想的保温效果。为何要保持这样的距离?因为这能形成有效的空气隔离层,静止的空气是很好的隔热体,能显著减少棚内热量的散失。

双层薄膜的设置也有多种方式。你可以选择直接覆盖双层薄膜,也可以利用双层充气膜。双层充气膜是通过离心风机在两层薄膜之间鼓风,形成稳定的空气层,使温室内温度变化更加平缓。虽然双层充气膜的透光率较单层膜降低约10%,但其密封性和保温性更好。

有研究表明,双层薄膜温室相比单层膜温室保温性能大幅提升。在高寒地区的试验显示,双层膜温室比单层膜温室最低温度高12.85℃,这样的温差足以决定作物能否安全越冬。

保温被:选对材质和安装方式至关重要

传统的草苫、蒲席作为保温材料存在笨重、吸水、污染薄膜、易破损等缺点。而现代保温被则具有质轻、保温性好、防水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那么,如何选择保温被呢?

看材质:市面上保温被型号多样,价格也从每平方米三四元到十四五元不等。价格差异主要源于材质和工艺的不同,选择时不能只看价格,更要看保温性能和耐用性。

看安装位置:连栋温室大棚的保温被分为顶部和四周两部分。顶部保温被的安装方式同内遮阴类似,在温室的横梁下面加装驱动系统。而四周的保温被则采用卷轴爬升的安装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四周保温必须和顶部保温同时安装使用才能发挥效果。

黄金组合:双层薄膜+保温被,1+1>2

单独使用双层薄膜或保温被已有不错的效果,但将两者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最佳的保温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双层薄膜的基础上,夜间在温室顶部和四周覆盖保温被。这样的组合相当于为大棚穿上了“羽绒服”,保温效果远胜单一措施。

有测试表明,采用保温被加蒲席比只采用蒲席可使日光温室提高夜温3℃以上。而对于双层充气日光温室,夜间再加盖保温被,其保温效果更好。

实际应用中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多层覆盖策略:在特别寒冷的日子,还可以在棚内再套棚,形成“棚中棚”的结构。也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保温被上再盖一层薄膜,以增加保温效果。

注意密封性:大棚的密封性能直接影响保温效果。天沟可采用EPDM胶条+硅酮胶密封,门窗使用磁吸式密封条,以降低漏风率。同时,设计缓冲间(双门间距≥3m),能减少冷空气直接进入。

北墙重点保温:由于北方地区冬季主要刮西北风,北墙可以使用保温更好的保温板等材料。

适时揭盖:在连阴天气,只要不下雨、不下雪,即使光线较弱,也要揭开覆盖物,但时间可比晴天晚半个小时,下午盖覆盖物时间要比晴天早半个小时。这样能最大限度利用太阳光热,同时减少热量散失。

搭配使用的优势与价值

提升保温性能:双重保温措施能显著提高夜间棚内温度,减少温度波动,为作物创造稳定的生长环境。

降低成本:良好的保温意味着减少辅助加温的需求,直接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延长生产期:通过有效的保温措施,可以在冬季正常生产,抢占市场空档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保护作物安全:避免极端低温对作物造成伤害,减少生产风险。

连栋温室大棚的冬季保温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双层薄膜+保温被”的搭配使用无疑是其中最为经济实用的方案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也出现了各种新型材料,如被动辐射冷却膜、光散射膜等,但双层薄膜加保温被的组合因其成本可控、效果显著、操作简便,依然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保温方式。

冬季来临前,不妨检查一下你的大棚保温措施是否到位,试试“双层薄膜+保温被”的组合,让你的大棚温暖过冬,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温室大棚厂(东阳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