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庆典
2025年8月15号(农历闰六月廿二日),晴空万里,惠风和畅,祥光满地,三河口邹氏宗祠内人流如潮,人声鼎沸,祠堂内外彩旗飘飘,柱子上都贴了福字,主梁上已披满了红绸带。今黄道吉日上午九时十八分,复建祠堂吉时上梁。
吉时前,族尊建林安排邹永金族贤按旧制祭梁,吟诵上梁文。安排德高望重寿星宗亲接宝,安排号令、传递、联络、首发鞭炮等人员,宗亲们各自领了任务后积极做好准备工作,等待激动人心的上梁吉时到来。
吉时一到,随着建林族尊的一声号令,只见匠人师傅手中的万年索像两条腾飞的金龙,牽系着主梁高升,登上屋脊,师傅们在上面高声朗诵吉祥号子,宗亲们在下面齐呼“依金口”回应。此时祠堂内外由下而上依序燃起了鞭炮,象征着我们的生活步步高升。接着鞭炮齐鸣,烟火冲天,祠堂内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上梁过程像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师傅们站在屋脊上,手捧八仙过海的堆花糕团向下抛去,寓意着上天诸神保佑邹氏子孙兴旺发达,下有接宝宗亲接住,意为接应天与之祥、福、禄、如意。师傅们又将五谷、糕团、点心、红枣、糖果抛向四面八方之天空,意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五子登科、生活美满、众人纷纷伸手去接,依愿宗族兴旺、人才辈出。整个场面洋溢着庄严喜庆、热烈有序的气氛,彰显着邹氏团结奋进、薪火永传的精神。
宗祠复建得到了宗亲们的响应和参与,其他各支邹氏宗亲也积极支持,体现了常州邹氏一脉血浓于水的亲情。三河口祠堂的复建是常邹氏民间之唯一,同时为弘扬邹忠公道乡文化和安排宗族活动提供了重要场所。让我们一起缅怀祖上功德,追溯望门遗风,共谋家族繁荣,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枝繁叶茂。兴旺发达。
附上梁文:
城东外,郑陆镇三河口邹家村,自北宋忠公道乡以来,世称名门望族。城北三井邹氏赵墅支是常武地区长房支,河口邹为分支。自二十三世棣公始迁,至今已四百余年,其孙士进公生三子,而后开枝散叶,日渐兴旺。城东城北相距四十里,礼祖极为不便,于咸丰二年(1852)始筹建分祠,至光绪十一年(1881),历时三十余年才完工落成。
今国泰民安,正是续谱修祠之好辰光,在族贤岳兴组织下,宗亲积极响应,于2019年完成续谱工作。光绪至今已百年有余,祠堂因战乱等原因已梁朽壁残,复建提上议事日程,族尊建林一呼而百应。五月成立筹委会,各司其职,合族协力,今吉日上梁,基构相成,布展尚远,诚愿上梁后崇儒重道,且将福禄之咸臻,棣华光映於承颜,子子孙孙承家传之善,年年岁岁应天舆之祥,吾奉族尊建林之托,追敬前修,用举祭梁。
赞曰:
抛梁东 子孙传 黄道吉日梁登脊 功成福泽添彩光
抛梁南 子孙家 紫气东来祠堂新 诗礼门庭韵悠颂
抛梁西 子孙礼 家传祖训扬正气 高堂福禄润雅乐
抛梁北 子孙书 德格千秋流芳远 书香门第状元郎
抛梁下 子孙忠 尽心不忘先贤范 勤俭於家财运泉
抛梁上 子孙国 太平盛世国富强 邹族昌盛万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