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教育部2022年印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明确提出不给年级、班级、教师下达升学指标,不将升学率与教师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挂钩,但在现行招考体系难以改变的大环境下,教育部的规定是很难奏效的,甚至可以说校长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疯狂地违规补课和延长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
在现行唯分数论招考体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应试教育下,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就是学校的升学率和排名,学校评价教师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也自然是教师的教学成绩和排名,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也就自然而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了,这是基础教育一直存在的“三部曲”。
教育部2022年年初印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也同时给高中阶段学校作出了严禁法定节假日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的规定,但绝大多数学校在法定节假日仍然集中补课,最常见的就是随意压缩放假天数,让学生提前结束假期返校上课,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高中学校普遍存在。
那么公办学校违规上课被查处后果有多严重?看看最新消息:2025年3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查处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典型案例》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过长和节假日补课等不规范办学行为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教育形象,各地要深化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该《通知》通报了几起违规办学行为典型案例:2025年2月5日,河北省教育厅对一个市的1所学校组织高三学生违规补课进行了全省通报批评,取消其三年内省级评优评先资格,省级在分配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时,对该校所在市按最低档执行。同时,明确规定,任何学校一经发现存在违规补课行为,取消学校所获省级荣誉称号。
2025年2月7日,江苏省教育厅对存在假期违规补课行为的两市一县的4所学校分别给予取消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称号、两年内不得申报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等处理。2025年2月12日,河南省教育厅对存在提前开学、违规补课问题的两个市的3所学校全省通报批评,约谈了两市分管负责人和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两市有关部门对三所学校主要负责人给予免职处理。
2025年9月26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其中的办学规范化行动明确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以省为单位明确高中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寒暑假时间。保障学生课间休息、午休、晚间睡眠和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不得利用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集中上课补课或组织测评。
同时也明确寄宿制县中结合学生实际,统筹安排好学生起床就寝、早操早读、晚自习和课外活动,防止超长时间学习和挤占正常休息时间。省、市建立监测制度,加大违规行为问责力度。保障学生运动和休息时间,下大气力整治超时学习、违规补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多方共同努力以及力度强大的整治下,县域高中超时学习和违规补课的整治终于有了实效,我们这里的高三学生国庆中秋都放足了八天假,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以前高中节假日放假,高一高二都是放满天数,不打折扣,而高三通常都是放假天数减半,这应该是全国各地约定俗成的做法,但估计今年的国庆中秋还有不少其他地方的高三学生也是放假八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