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软件课题结项」软件验收如何准备课题项目的测试数据?

1. 明确测试依据‌‌课题文档‌:根据任务书、合同或技术协议中的功能清单、性能指标等要求,确定测试范围。‌标准规范‌:参

1. 明确测试依据‌

‌课题文档‌:根据任务书、合同或技术协议中的功能清单、性能指标等要求,确定测试范围。

‌标准规范‌:参考国家标准(如GB/T 25000.51-2016)或行业规范,确保测试数据覆盖合规性要求。

‌2. 测试数据分类设计‌

‌功能测试数据‌

‌正常数据‌:验证功能正确性(如输入合法参数)。

‌边界数据‌:测试极值场景(如最大/最小输入值)。

‌异常数据‌:输入非法格式或空值,检验容错能力。

‌性能测试数据‌

模拟高并发请求、大数据量传输等场景,需生成符合实际业务规模的数据集。

‌安全测试数据‌

包括敏感信息(如用户密码)、权限越界用例等,需脱敏处理。

‌3. 数据来源与生成方法‌

‌真实数据‌:优先使用课题实际运行数据(需脱敏)。

‌模拟工具‌:

数据库工具(如MySQL随机数据生成)。

代码脚本(Python的Faker库)。

第三方平台(如Mockaroo)。

‌历史数据‌:参考同类课题的测试用例库。

‌4. 数据格式与范围‌

‌格式匹配‌:与系统接口或数据库字段保持一致(如JSON、CSV、SQL)。

‌覆盖率‌:确保覆盖所有业务分支和用户角色(如管理员、普通用户)。

‌5. 合规与安全‌

‌保密协议‌:涉及敏感数据时需签署NDA。

‌数据脱敏‌:隐藏真实个人信息(如替换为虚拟手机号、身份证号)。

‌6. 第三方测试协作‌

若委托机构(如北京尚拓云测科技有限公司),需提供:

数据字典(字段说明、取值范围)。

测试场景描述(如“模拟1000用户同时登录”)。

‌7. 测试周期与报告‌

数据准备时间通常占测试总周期的30%,需提前规划。

最终报告需包含测试数据说明,并加盖CNAS/CMA认证章。

‌注意事项‌

数据需具备可追溯性,标注生成规则和用途。

定期更新数据以匹配需求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