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配电脑真的是个技术活,以前看看价位就能知道自己选的是什么等级的电脑,但是如今,同价位甚至相似跑分的硬件在不同场合用性能发挥可能完全不同,特别是在性能有所掣肘的中端CPU领域尤为明显。很容易出现花了大几千元配置的机器,某个领域用起来却表现差强人意的情况,这可能就是因为平台与CPU没有选对,本次就让我们以两款现在主流的中端CPU,英特尔 Ultra 7 265K和AMD R7 9700X为例,来详解一下CPU应该怎么看。
从参数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出,虽然两款CPU的定位相近,但是实际上架构已经出现了不小的差异,265K采用的是Arrow Lake的8大核加12能效核的配置,而9700X则采用了传统的8大核架构。这也意味着单从架构上来看,265K对于大场景和多线程任务处理的优势更大,而9700X则对单线程任务处理则更为优异。
实际装机,两枚CPU采用同等级平台和RTX4080 Super显卡测试可以看出,在英雄联盟、DOTA2、绝地求生这类网友的帧率方面,9700X都有30%以上的帧率优势,性能还是非常强劲的。而两者在赛博朋克2077、荒野大镖客2、黑神话悟空等知名大作的表现中帧率相近,差距非常小,这里也不难总结出,在配置要求比较高的3A单机大作中,两枚CPU表现基本相同,而在配置要求较低的网游或前几年的单机游戏中,9700X的表现更好。当然,无论是单机还是网游,两者的性能都完全能满足我们普通玩家的要求,沉浸式体验不受任何影响。
而在生产力工具的测试中,则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265K在生产力工具中最常用的PR、Blender和Vray中表现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跑分领先,对于这种对配置的处理速度要求高的专业软件非常友好。这也自然与265K物理核更多,带来的多核性能增加有关,配合众所周知很多生产力工具软件对英特尔平台的天然支持,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相较之下265K的上限应该会比9700X好一些。
说到上限,就不得不提到平台拓展性和兼容性上的差异,现阶段265K搭配的Z890主板在M2硬盘插口数量和PCIe通道分配以及雷电接口的支持上,都相较于9700X搭配的X870E主板要强悍很多,加之265K支持高频率内存,搭配绝大部分的一线主板都可以轻松超频到8000MHz以上的频率。反观9700X如果超过6000MHz就会分频,只能看着8000MHz的内存条眼馋了,性能上限上265K的优势更加明显。
其实两款CPU可以说各有千秋,但是如果硬要说给一些选购建议的话,那就是如果平时包括以后对于生产力软件没有什么需求,并且平时只爱打一些网游的话9700X的性能够用,而如果现在有一些生产力工作的需求,或者在这个人人自媒体的时代,未来可能会要有创作的需求的话,还是选择265K比较稳妥,加之虽然265K的CPU价格更高,但是整套平台配下来反而更加实惠,性价比会更高一些。但是如果平时只是玩玩单机游戏,那么两者相差并不大,可以根据自己对于平台的喜好进行选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