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葡萄摘完别躺平!这个时期管不好,明年产量对半砍

葡萄采摘结束,并不意味着种植工作的结束,而是下一轮生长周期管理的开始。采后管理对于葡萄树的树势恢复、养分积累、花芽分化以

葡萄采摘结束,并不意味着种植工作的结束,而是下一轮生长周期管理的开始。采后管理对于葡萄树的树势恢复、养分积累、花芽分化以及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来年的产量与品质。若此阶段管理不善,极有可能导致来年产量大幅下降,因此,果农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及时补充营养,恢复树势

葡萄在生长和结果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养分,采摘后树体处于虚弱状态,急需补充营养。此时应及时施用“月子肥”,以速效性复合肥为主,配合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根据树势和当年产量调整施肥量,例如产量高、树势中庸的葡萄园,每亩可追施30 - 40公斤复合肥;产量一般、树势偏弱的葡萄园,每亩追施40 - 50公斤复合肥 。同时,添加适量有机肥,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豆粕、鱼粕等,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还可持续为葡萄树提供养分。中微量元素如钙、镁、铁、锌、硼等也不可或缺,它们参与葡萄树的多种生理代谢过程,对果实品质和树体抗性影响显著。施肥方法可采用开沟深施,沟深30 - 40厘米 ,距离主干40 - 60厘米,以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除了土壤施肥,叶面追肥也不容忽视。采果后可喷施0.2%的尿素 + 0.1%硫酸镁 + 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10天后再喷一次,以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快速补充树体营养,延缓叶片衰老。

二、合理修剪,调控枝蔓

葡萄采摘后,枝蔓仍会继续生长,消耗树体养分。合理修剪能调整树势,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修剪一般在采果后20天左右进行,此时树体养分积累已部分完成,过早修剪易导致养分浪费或冬芽萌发。

修剪时,首先疏剪细弱枝、枯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以及过密的新梢,尤其是基部萌发的徒长枝 ,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对于结果母枝,保留健壮枝条,剪除顶端细弱部分,一般保留3 - 5个芽 。衰老植株需对多年生长结果母枝进行回缩,刺激新梢萌发,控制树冠大小,促进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此外,还可采用单枝更新或双枝更新的方法,保留健壮结果枝作为来年结果母枝,或保留相邻枝条,分别用于结果和培养备用枝 。

对于采后发出的秋梢,需控制其长度,一般打顶一次,将枝条长度控制在1.2 - 1.5米 ,避免秋梢徒长消耗过多养分,确保枝条充分老熟,增强树体抗寒能力。

三、病虫害防治,减少越冬基数

葡萄采收后,叶片易受霜霉病、白粉病、白腐病、褐斑病等病害以及叶蝉、红蜘蛛、透翅蛾等虫害侵袭。若防治不力,不仅会造成叶片提前脱落,影响树体当年生长和越冬,还会增加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病虫害防治首先要做好清园工作,清除园内修剪下来的枝条、枯叶、病枝病叶、残留病果粒、破损套袋及杂草等 ,集中深埋或烧毁,降低园内病源密度。药剂防治方面,采收后应立即使用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如1:0.7:200倍液的波尔多液、80%必备(波尔多液)600倍液或30%王铜悬浮剂800倍液等 。之后,每隔15天左右以铜制剂为主进行喷雾防治。针对不同病虫害,选择相应药剂:霜霉病可使用80%必备600倍液 + 10%科克(盐酸吗啉胍)2000倍液等;褐斑病用80%喷克800倍液 + 10%多氧霉素1500 - 2000倍液 ;叶蝉危害严重地区,用80%必备600倍 + 10%歼灭(啶虫脒)3000倍 ;红蜘蛛危害严重的地区,用80%必备600倍 + 杀螨剂。待葡萄落叶后,用石硫合剂100倍液进行封园,杀灭多种病原菌和害虫。

四、深耕松土,改善土壤环境

采摘过程中,园内土壤易被踏实,透气性变差。采果后及时中耕松土,可增加土壤疏松度,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新根萌发。中耕深度一般为10 - 15厘米,避免伤根过重。深耕时间宜在9 - 10月进行 ,此时正值葡萄新根抽发高峰期,深耕虽会切断部分根系,但能刺激新根生长,有利于根系的更新和扩展。深耕可与施基肥结合进行,将肥料均匀混入土壤中,提高肥料利用率。

葡萄采摘后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和土壤管理等多个方面。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为葡萄树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保证树体健壮,花芽分化良好,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从而为来年的高产优质奠定坚实基础。果农们务必重视葡萄采后管理,切不可因一时疏忽而影响来年的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