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味奇妙的中药,清热化痰、消肿散结,痰热咳嗽、胸痹结胸都可用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这是出自《诗经·东山》的一句诗词,而其中的“果臝”其实就是瓜蒌、栝楼,这句诗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这是出自《诗经·东山》的一句诗词,而其中的“果臝”其实就是瓜蒌、栝楼,这句诗词所描述的场景,就是东征将士在回家之际,路途中的所见所思。明明是归乡时的喜悦,但看见瓜蒌藤挂满了屋檐,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便不由得透露出了丝丝荒凉之感,而长期未被整理的农田竟也长满了瓜蒌的藤蔓,这也体现了瓜蒌顽强的生命力。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古人都会在房前屋后种植瓜蒌,或许是因为它随处可见,因此才更“轻易”地让人们发现了它的极高药用价值,瓜蒌作为中药使用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它的多个部位均可入药,可谓是全身都是“宝贝”。

本草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其实是栝楼根,也就是中药里的天花粉,体现于《神农本草经》中,而瓜蒌以果实入药则是记载于《名医别录》中,而后,随着医家对本药了解的不断深入,便渐渐有了栝楼仁、栝楼子,而到了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就有了瓜蒌皮入药的记录,到了明清,这些药物就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

瓜蒌药性甘、微苦,偏寒,主要归入体内的肺经、胃经以及大肠经,尤其是在肺经病症的治疗上,有着格外突出的作用,因此,很多的医家常用此药来治疗肺腑疾病。此外,瓜蒌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的效果,特别是在这2类病症的治疗上,还衍生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药方。

1.痰热咳嗽

瓜蒌药性甘寒而润,善于清肺热、润肺燥,以达到化热痰、燥痰的效果。比如《医方考》中的清气化痰丸,就是将瓜蒌和黄芩、胆南星、枳实等药物相配,以治疗痰热阻肺的病症,对于这一类病症患者来说,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咳嗽痰黄、质稠难咯,并且还会出现胸膈痞满。若只是燥热病邪伤及了肺腑,那么通常并无明显痰液,只会出现干咳、咯吐不利现象,而将瓜蒌配上川贝母、天花粉、桔梗等,或就能针对性的加以缓解。

2.胸痹,结胸

瓜蒌还有着利气开郁,引导痰浊下行的作用,可以发挥一定的宽胸散结之效,本药的这一特性,在临床上被运用得非常广泛,并且有很多经典药方,都用到了此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大概就是张仲景收录在《金匮要略》中的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了,将瓜蒌和半夏、薤白、白酒等同用,可以治疗因痰气互结、胸阳不通引起胸痹疼痛,并可缓解不能正常躺卧等症状。

此外,张仲景的名方——小陷胸汤中也用到了瓜蒌这一味药材,将其与黄连、半夏相配,可用以治疗痰热结胸、胸膈痞满、按之疼痛等不适。

总而言之,瓜蒌是一味在生活中很常见的中药材,而且还是治疗某些病症的“特效药”,不过,由于瓜蒌甘寒而滑,因此,对于脾虚便溏以及寒痰、湿痰的患者来说,则并不适用,而且瓜蒌不能与乌头类的药物同用,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格外谨慎。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