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刘作虎谈移动影像:推动整个影像行业重构

今天OPPO首席产品官、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发表长文谈移动影像,他称自己第一次见到手机拍的照片,是在二十年前。如果用今天的眼

今天OPPO首席产品官、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发表长文谈移动影像,他称自己第一次见到手机拍的照片,是在二十年前。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那些画面其实还不能被称作“照片”,只能说是由色块拼成的图像。

那时候,大家对移动影像的想象空间很小。毕竟相机在传统光学的演进路径已极为成熟,从传感器尺寸,到镜头设计,再到成像原理,几乎都有固定的套路。行业的进步更多来自“细节优化”,而不是“方向创新”。

真正的改变,出现在计算光学诞生的那一刻。移动影像开始用仅仅传统光学1%的体积,去推动整个影像行业的重构。传统光学的发展给了我们清晰的目标,而移动影像,则让这束光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一次,在OPPO Find X9系列上,OPPO对画质、光学和光影审美进行了彻底升级 —— 这场“画质革命”,首先是“光学革命”。

对热爱摄影的人来说,镜头的光学品质,是决定成像上限的关键。在专业相机领域,一颗优质镜头的诞生,往往都离不开极其精密的光学校准。这是检验一颗镜头上限的标配 —— 只有经过精细校准,镜头才能保证每一束光都准确地落在传感器该落的位置。

然而,这项工艺在体积微小的手机镜头里几乎无法实现。传统方法受限于空间、工艺与设备精度,只能“被动对齐”,无法做到真正的主动校准。这一次,OPPO选择去挑战不可能。在微小的模组空间中,首次引入了精度达到0.1微米的主动光学校准机械臂,通过微调镜片位置,确保整个光路始终处于最佳解析状态。

很多人会问,手机与相机究竟是什么关系?竞争?挑战?刘作虎认为都不是。它们更像是一场接力。传统影像是我们的老师,从光学基础,到镜头设计,再到成像哲学,为我们构筑了完整的体系;而移动影像,则以全新的思考方式接过了这束光,用算法、计算和工程的勇气,不断去挑战“不可能”。过去,我们会惊叹 —— 原来手机也能拍成这样?而未来,这种惊叹将变成理所当然。当移动影像的能力突破某个临界点之后,你的下一台相机,或许就是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