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通报两个后续性的好消息。
一
第一个,就是我们刚刚关注到的“马腾空变成了人难行”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
马腾空附近,公园南路到长鸣路这一段的南三环,因为围挡施工,将人行道和慢车道都给围了进去,长期以来,南三环辅道便只剩下不到两个快车道。这两个车道,机动车要走,自行车要走,行人也不得不走。
原本地铁八号线施工的时候,好歹还用隔离栏在仅剩的南三环辅道上隔离出来一米多宽的人行道和慢车道。随着八号线施工结束,围挡还没来得及拆,据说是西安东站的相关交通配套工程施工又开始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要举双手支持,原本的围挡还能继续发挥新的作用自然更是好事一件,但是,围挡没拆,咋把分离车辆和行人的隔离栏给拆了!

如此以来,在这段南三环上,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行人,便都只能挤在仅剩的路面上,人车混杂,快车慢车混杂,行人走得提心吊胆,想必机动车开得也是顾虑重重。一旦出了交通事故,责任界定都是个问题——到底是行人占了机动车道,还是机动车没有顾及行人的安全通行权?
今西安的文章《“马腾空”变成“人难行”》是9月10日刊发的,隔了一天,也就是9月12日上午,我再从这里经过,赫然发现了巨大的变化——围挡的外面,一溜子黄色的隔离栏上路了,除了工地的几个出入口处断开一小截,一直从公园南路延伸到了长鸣路。


从时间判断,应该至少是9月11日就安装上的,甚至也可能是9月10日当天。
在这里,由衷地给隔离栏的安装单位点赞——从隔离栏底座上浇注的“公安”字样来看,应该是公安交管部门安装的。虽然前面有段时间缺位了,但在看到群众的反映和呼声后能第一时间行动,足见对老百姓的事很上心。公安公安,自然就要操心公共的安全。
这隔离栏一装,人走在路上的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起码踏实多了,身体上踏实了——不用再担心身前身后呼啸的车辆,大家都各行其道;精神上踏实了——哪怕施工围挡占了道路,起码也还有两条腿和两个轮子可以理直气壮通行的空间!
顺便说一下,既然人家公安交管部门都隔出来人行道和慢车道了,行人和电动自行车,就不要再在快车道上和机动车抢行了,各行其道,各自安全!
二
人逢喜事精神爽,立马走路都有了劲头,干脆决定一鼓作气再到红旗铁路公园去看看——看那建成已久却迟迟没能运行的过街天桥的电梯开通了没。

从井上村出了地铁站,老远就看到一座天桥两头的两部电梯明晃晃地立在那。电梯门的旁边还贴着告示,以为还是之前提示电梯暂不开通的通告,结果到了跟前一看却是“乘梯安全须知”——这电梯也开通了。

我把两头的两部电梯都试乘了一个上下,上下快捷,运行平稳。这下行动不便的人可是方便多了。
电梯里还张贴着保洁日志,从日志来看,起码电梯在9月之前便已经开始运营了。
真的是金秋九月好事多,城市变化让人喜——哪怕只是很细微的变化。
我们希望,这样的细微变化,越多越好。
三
最后,说点题外话。
也不完全算是题外,因为也和马腾空的“人难行”有关。《“马腾空”变成了“人难行”》一文刊发后,也不知道怎么就触到了个别人的逆鳞,让人家怒不可遏义愤填膺,直斥我们“无聊“”修路不围怎么修,难道叫神笔马良画上去?”“嫌拥挤住到秦岭山里去,不要在这里阴阳怪气”!

我们也不知道生气地来斥责我们的这位您是咋样的眼神或者怎样的神逻辑。从头至尾,我们有说修路不好吗,我们有说围挡不对了吗?我们说的是,修路围挡,也要保障通行安全,我们所希望的也是住在附近走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所希望的——有两条腿可以安全放心通行的路可以走,而不是人车混流,谁都提心吊胆。这个诉求,是不合理,还是办不到?
不合理的话,人家公安交管部门怎么第一时间就接招了?
办不到的话,怎么不到一天,人车就实现分流各行其道了,交通秩序就井井有条了?

或者您把您的观点给公安交管部分反映下,说我们的表述“无聊”“阴阳怪气”,不要理会,让公安交管部门把装上的隔离栏拆了,让人车混流危险行走才能充分彰显您义愤填膺地也不知道给谁站台的“正义”?
我们一本正经地说也好,或者按个别人定义的“阴阳怪气”也罢,都是带着希望这座城市更好的初心去关注这座城市,既关注她的美好,也批评她的不足,并善意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我们的“阴阳怪气”下,错误的地铁指示牌纠正了,影响交通的安全隐患清除了,学校门口的钉子暗器路整修了,一个个尘封的天桥电梯开通了,小微企业得以续命的欠款收回了……
职能部门没有介意我们的“阴阳怪气”,反倒邀请我们当面座谈听取建议,叫上我们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欢迎我们为西安发展建言献策……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带着对这座城市最深沉的爱,带着对这座城市民生最朴素的关注,来写我们发在这里的每一个字。
正如一位读者所说的:不论为长远考虑,还是短期临时措施,在建设更迅捷的各类路桥时,始终不能少了对行人的关怀。
“关怀”,你我他,都记下了吗?
“关怀”,你我他,都悟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