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古典战神——汉尼拔的战略战术思想

汉尼拔( 公元前207 年- 前183年),他9岁就跟随父亲出征, 26岁独自率领迦太基雄狮纵横裨阖,他百战百胜,成为古

汉尼拔( 公元前207 年- 前183年),他9岁就跟随父亲出征, 26岁独自率领迦太基雄狮纵横裨阖,他百战百胜,成为古典世界的“战略之父”,虽然已过千年之久,但是他的智慧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战略思想

正确制定战略计划, 立足于军队长远发展

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前,汉尼拔在心中就已经酝酿了一个宏伟的计划——穿过高卢、翻越阿尔卑斯山,突袭意大利。阿尔卑斯山道路艰难险阻、林间沼泽密布,意大利本就将他视为天险。在上古时期,各种条件都极为不成熟的情况下,年纪轻轻的汉尼拔就敢有如此大胆的想法。用天才来形容他已经太过于寒碜。

汉尼拔此举也并非儿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首先翻越阿尔卑斯山虽然路途险阻,但是却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抵达意大利。并且由于这道天险,意大利人也定然想不到,竟然有人敢从这里发动突袭。最安全的地方成为了最危险的地方。在当时的条件下又有谁能想得到呢?

公元前218年4月末,汉尼拔率领由九万步兵、一万二千名骑兵,历时5个月,途中克服重重险阻,于九月末抵到达波河上游,开启了其辉煌一生的军旅生涯。

大胆冒险,出奇制胜

汉尼拔是一个敢于冒险、喜欢出奇制胜的天才将领。在意大利北部取得初步胜利后,他没有选择西进,也没有选择南下,而是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穿越亚平宁山脚下与伊达拉里亚平原之间一片人迹罕至的沼泽地。

汉尼拔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要以最快的时间抵达阿雷提翁,来一个出奇制胜。并且他再一次拿捏了对方主帅的心理,因为没有人能够想到竟然有人敢穿越这毒气弥漫、 充满危险的死亡之路。当然汉尼拔还有最为弥足珍贵一点就是对于他制定的计划,他总是身先士卒。

后来有人回忆道:“当将军要率领他们穿过沼泽的消息在营中传过后,,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出发,因为在他们的眼前立即浮出深深的泥潭和进退不得的 绝境。”

而汉尼拔则是第一个跳入了泥水之中,临危不惧一往无前,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他的一只眼睛甚至因为沼泽瘴气而快要瞎了。但是他达到了他想要的目的,当兵临阿雷提翁时,弗拉米乌斯人都蒙了。汉尼拔再次带领他的迦太基雄狮给予罗马沉痛一击。

善于正确判断军事政治情况并利用敌人营垒中的矛盾,分化瓦解敌人

汉尼拔内心深处也非常清楚明白,自己不远万里,跋山涉水远征意大利。仅凭自己手上的兵力是无法彻底征服罗马帝国的,因此他要想尽一切办法在敌国拉拢自己的盟友。

汉尼拔敏锐的观察到:意大利虽然被罗马控制,但是也有很多的同盟者是被迫屈服于罗马的,他们的内部并不是一个坚固的堡垒。在准确的把握了这一局势之后,汉尼拔采取了软硬兼施的办法。例如在特拉西美诺湖战役后,对于罗马同盟者的俘虏,汉尼拔不进没有勒索赎款人,而是当即释放他们回家;但是对于罗马俘虏就没有好果子吃了。还有通过一些列的战斗,对敌人进行震慑,这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坎尼会战之后,萨莫奈的山区部落、路卡尼亚、布鲁蒂乌姆等叛离罗马;而对于那些硬茬,汉尼拔也不手软,通过强硬的军事行动将其瓦解。

通过软硬兼施的办法,汉尼拔获得了多数同盟者的支持,而这些也成为其日后重要的补给地。

战术思想

善于捕捉战机、出奇制胜

汉尼拔对于局势的变化非常敏锐,总能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在提挈努斯河战役中,老成持重的西庇阿还在养伤。替代他的是狂妄自大的森普洛尼乌斯,罗马集团内部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而汉尼拔正是抓准了这个机会。汉尼拔派出一支骑兵渡过特雷米亚河,直捣好的罗马军团总部。

然后佯装撤退,狂妄自大的森普洛尼乌斯没有思考那么多,派人马上追了上去。而汉尼拔早就命令了弟玛哥率2千伏兵先行潜伏在战场右倾山坡上的灌木丛中。玛哥看到敌军已经深入,突然率军冲出,歼敌数千人。汉尼拔对于战机的把握就是如此的敏锐,在其辉煌的军事生涯中屡见不鲜。

充分利用地形

在亚平宁山西麓中部有一个淡水湖,叫特拉西美诺湖,它三面环山, 一条狭窄的小路顺着注入湖内的小河延伸,,随后沿湖北曲折向前。汉尼拔一眼便看出这是一处绝佳的伏击之地。先南是深不见底的湖水,向北走则是一个的山坡,中间一个半月形的小平原,东西长约4公里,宽约1公里,迎面挡着一道约50公尺高的小山丘。汉尼拔发现这半月形的小平原犹如一个布袋,袋口就是山梁之间的路口。看到这里,汉尼拔的心中油然升起了一个完美的围歼之计。

他命令部队立马停止前进,转而向小山丘安营扎寨,然后又安排了一只轻装步兵在山坡后排成一线,还派了一支骑兵隐藏在峡谷入口处,等罗马部队进入山湖的小平原,,就立马封锁入口,收紧“口袋”。汉尼拔还特意叮嘱必须等罗马军团全部进入口袋,才能发起攻击,否则打草惊蛇了,一律格杀勿论。

年6月21日上午,弗拉米尼乌斯率领罗马军团呈一字长蛇阵进入山谷,汉尼拔耐心地等待罗马军团慢慢进入自己的包围圈。等到最后一个罗马士兵进入之后,汉尼拔一声令下,位于山丘上的骑兵俯冲直下,犹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海。

随后山坡后的轻装步兵也掩面杀出。一时间叫喊声响彻整个山谷。山后的努米底亚骑兵和高卢人步兵见势也立即封锁袋口。就这样在汉尼拔的精心布置之下,打出了一曲足以载入史册的伏击战。此战罗马及其同盟者死亡人数高达1.5万人,而汉尼拔仅仅损失了1500人。

兵不厌诈

夜袭他林顿,又是汉尼拔的一次杰出之作,也诠释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兵不厌诈、上兵伐谋。公元前213年,汉尼拔得到情报:他林顿的罗马守将李维乌斯准备在城市中心广场缪斯神庙举行宴会。汉尼拔这次想到了一个里应外合、瞒天过海的完美计划。

他先是佯装撤退,将大本营撤到距他林顿三天行程的地方,以此麻痹敌人。在宴会日前一天,他又派出一只小部队人马,沿街烧杀抢掠,抢夺粮食,此目的是为了麻痹敌人,让他们误以为这是一支增粮部队。

而罗马守将的注意力也是被那只增粮部队给吸引,他误以为汉尼拔也没有什么本事,和强盗无异罢了。正当他的注意力被吸引时,汉尼拔已经秘密的将1万人的骑兵转移到距他林顿城约25公里的一处峡谷。

当天夜晚,汉尼拔与内应接, 双方约好在子夜时分偷袭他林顿,罗马守将李维乌斯还沉浸在欢乐的宴会之中,浑然不知危险将至。宴会结束后,在手下的保护下回到了家中,做起了他的黄粱美梦。等到子夜时分一到,城中的内应便打开城门,汉尼拔亲率他的迦太基雄狮,蜂拥而入。汉尼拔下令道:“凡是罗马人,一律格杀勿论,片甲不留。”就这样汉尼拔不费一兵一卒,就将他林顿收入囊中,而李维乌斯到死都还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死的。

汉尼拔单枪匹马地向一个远较迦太基强大的国家提出了挑战,并且几乎要将其摧毁。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若不是内部人员的勾心斗角,他真的有可能凭借一己之力终结那个罗马帝国。在面对一个高度文明的强大帝国,却能够在精神、智力与技术上取得完胜,他无愧于古典世界史上的“战略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