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向地球深处挺进:揭秘中国超深井固井技术的"破壁之战"​

当阳光掠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脊线,距离地面7926米的漆黑地宫里,一场关乎国家能源命脉的地下博弈正在上演。2025年9月

当阳光掠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脊线,距离地面7926米的漆黑地宫里,一场关乎国家能源命脉的地下博弈正在上演。2025年9月底,随着最后一方特种水泥浆注入地层,华北石油工程团队在新疆顺北油气田创造的亚洲最深定向井固井纪录再次被改写。这项看似远离尘嚣的技术突破,实则是中国挺进超深层能源领域的关键落子。

01 7926米深处的"地质迷宫"

若将地球比作一颗洋葱,顺北油田就藏身于8000米厚的岩层深处。这里的地质构造犹如打翻的调色盘,砾石层、盐膏层、断裂带层层叠加,形成天然的"水泥封堵陷阱"。尤其令人头疼的是长达千米的高温差带——地表常温与地下200℃的剧烈温差,足以让普通水泥浆体发生体积收缩,产生致命裂缝。

"就像在钢丝上跳芭蕾",项目负责人王师傅这样形容施工难度。传统双级固井工艺在此遭遇水土不服:首段水泥凝固后产生的热应力,常导致第二段套管下放时发生错位。更棘手的是,地下3000米处的异常高压层曾引发多起井漏事故,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02科技利刃劈开"岩石屏障"

面对复杂的地下迷局,科研团队祭出三大"黑科技"组合拳。首先是将纳米级二氧化硅微珠加入水泥浆,这种比头发丝还细的轻质材料如同无数微型气囊,在降低水泥密度的同时保持强度。配合自主研发的胶乳弹性颗粒,新型浆体既能在高压差下保持稳定,又具备优异的抗震性能。

施工方案的创新同样惊艳。首创的"二级正注反挤"工艺,通过分段式注浆与反向挤压相结合,成功破解了长裸眼段水泥窜槽难题。实时监测系统更是将数据采集频率提升至每秒200次,任何细微的压力波动都会触发自动调节机制。正如现场工程师李工所说:"我们不是在灌水泥,而是在编织一张立体的地质防护网。"

03能源长城的深层启示

此次突破的意义远不止于数字本身。顺北油田作为我国首个以超深层资源为主的千亿方气田,其探明储量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型油田。而固井技术的迭代升级,使得单井综合成本下降35%,钻井周期缩短40%,为后续勘探开辟出可复制的"高速通道"。

从四川盆地到塔里木河畔,中国石油人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深地传奇"。目前全球已发现的万米级超深层油气藏中,中国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这些埋藏在地壳深处的黑色黄金,不仅关乎能源安全,更折射出一个民族永攀科技高峰的精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