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3 米围栏下的疯狂:安徽一业主偷挖 300 平地下室,整栋楼 32 户变 "危楼"

一面3米多高的围栏,遮住了300平米的地下施工现场,也藏住了整栋楼32户居民的安全隐患。近日,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景秀蓝湾

一面3米多高的围栏,遮住了300平米的地下施工现场,也藏住了整栋楼32户居民的安全隐患。近日,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景秀蓝湾小区的业主们遭遇了一场"楼塌塌"危机——只因同楼一位业主偷偷开挖地下室,导致整栋楼墙体大面积开裂,被鉴定为局部危险状态,32户居民被迫紧急疏散。

一场精心策划的"地下工程"

这场险些酿成大祸的施工,始于业主精心设计的伪装。为掩盖开挖行为,涉事业主在房屋周围搭建起高3米的围栏,将施工现场与外界彻底隔绝。"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里面在干什么,都以为是正常装修。"业主包女士的描述揭开了伪装的细节。

施工节奏更是暗藏心机:白天用挖掘机在围栏内疯狂挖掘,下半夜则趁着夜色偷偷清运渣土,最大限度降低动静。围栏大门常年紧锁,仅在施工人员进出时短暂开启,让其他业主难窥究竟。这种"昼挖夜运"的模式持续多日,直到楼体出现明显裂缝,才让这场隐秘的施工败露。

从发现到疏散:32户的惊魂时刻

最先察觉异常的是居住在楼内的业主们。包女士家中的情况极具代表性:"9楼是顶楼,家里没有一面墙是完整的,到处都是横向和纵向的裂缝,窗台的大理石直接就断掉了。"越来越多业主发现房屋出现类似问题,这才意识到围栏内的施工绝非简单装修。

业主们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给物业,但制止却陷入僵局。物业法人代表秦先生无奈表示:"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反复劝阻,之后就向霍山县城管局上报了,但问题没能及时解决。"直到楼体安全隐患彻底暴露,相关部门才紧急介入。

鉴定机构出具的报告给整栋楼的安全状况下了定论:房屋安全等级被评定为Cu级。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这意味着建筑物已处于"局部危险"状态,在承载能力、裂缝、变形等方面存在安全风险,必须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为防止楼体坍塌,政府紧急组织32户居民疏散安置。

安置费断供,追责在路上

疏散后的安置问题很快浮出水面。起初,涉事业主承担了安置费用,按每人每天150元的标准支付,但这笔费用仅维持10天便没了下文,后续安置保障陷入停滞。目前,32户居民的临时住宿、生活保障等问题仍待解决。

物业透露,霍山县城管局与质监站已介入开展工作,但具体处理方案尚未公布。而涉事业主的行为早已超出违规范畴——私挖地下室不仅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等规定,更已触及法律红线。

类似案例已有明确司法判例。2024年上海虹口区曾发生类似事件,业主擅自开挖地下室破坏承重结构,导致相邻房屋成危房、居民疏散105天,最终业主与施工负责人因危险作业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处相应刑罚。霍山这起事件中,涉事业主明知施工违法仍刻意隐瞒,且造成整栋楼局部危险、居民疏散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已具备追究刑责的可能。

谁来筑牢"居住安全线"?

事件引发的追问远未停止:3米高的围栏为何没能引起物业与监管部门的警觉?从物业上报到居民疏散,中间的"时间差"为何没能有效缩短?老旧小区装修施工的日常监管漏洞该如何填补?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景秀蓝湾32户居民的后续安置与房屋修复,更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居住安全。目前,涉事楼体的加固方案、居民的长期安置、违法责任的追究仍在推进中。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个人私欲与公共安全的天平上,任何突破底线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严惩。这场"围栏下的疯狂",终要以明确的追责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