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立陶宛来说,他们现在再怎么懊悔也来不及了。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发表讲话
在2021年,立陶宛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允许台湾当局设立所谓的“驻立陶宛台湾办事处”,严重侵犯了“一个中国”原则。但立陶宛没想到的是,在短短数年后,他们就为自己当年支持“台独”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下场十分惨烈,却无后悔药可吃。
走上歧路的立陶宛事实上,中国与立陶宛的关系原本还算不错。1990年立陶宛从苏联独立时,中国是首批承认立陶宛的国家之一,而且在此后数十年里,两国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根据立陶宛经济部门的统计,2020年两国贸易额达到了24亿美元,中国已经是立陶宛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立陶宛议会现场
得益于与中国的良好经贸合作关系,立陶宛的国民收入也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增长。
虽然立陶宛的常住人口只有280万,但凭借搭上中国高速崛起的便车,立陶宛如今的人均GDP产值高达2.48万美元,比起刚独立时整整翻了4倍,已然达到了高收入国家的水平。
立陶宛的街头
按理来说,立陶宛应当珍惜中国带来的发展机会,但令人遗憾的是,立陶宛走上了支持“台独”的歧路。
2021年,立陶宛先是宣布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17+1”的合作机制,理由是担心中国投资进入会威胁到立陶宛的国家安全;随后立陶宛表示,允许台湾设立“驻立陶宛台湾办事处”,公然违反“一个中国”原则。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发表讲话
立陶宛的这一恶行立即引起了中国的强烈反对,中国要求立陶宛撤回错误言行,然而立陶宛却一意孤行,不理会中国的严正抗议。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也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不仅撤回了驻立陶宛大使,将双方外交等级降级为“代办级”,而且还对立陶宛实施贸易制裁,拒绝从立陶宛进口商品。
立陶宛尝到苦果在中国针锋相对地制裁立陶宛后,立陶宛的对外出口立即遭遇重创。在2020年,立陶宛出口中国的贸易额超过5亿美元,但到了2022年时,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了不足1亿美元,经历了一次“脚踝斩”。
由于立陶宛在经济上十分依赖中国市场,因此中国的制裁令立陶宛的经济形势很快趋于恶化。
立陶宛贸易港口
据法新社报道,由于立陶宛的大量产品滞留在国内无法出口,因此立陶宛经历了一场恐怖的“倒闭潮”,再加上俄乌战争的冲击令立陶宛境内资本纷纷外逃,这更是进一步加剧了立陶宛的经济危机。
法媒报道称,在整个2022年,立陶宛大约有1300多家企业关门倒闭,6万多民众失业下岗,民众收入大幅削减。
大批失业的立陶宛民众
显然,作为一个人口仅有数百万的小国,立陶宛的抗风险能力几乎等于零。
在现实的压力面前,原本嘴硬“不惧怕中国制裁”的立陶宛经济部长阿尔莫奈特不得不承认,立陶宛不可能在经济上“完全排除中国”,他希望未来能够尽快恢复对华贸易。只不过,对于立陶宛的苦苦请求,中方听而不闻,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立陶宛经济部长阿尔莫奈特
进入2023年后,立陶宛经济恶化的趋势仍然不见好转。
截至目前,立陶宛的失业率则上升到了10%,同时对外债务也如同滚雪球般增加至470亿美元,这已经相当于该国一年GDP产值的70%以上。就连欧盟都对立陶宛发出警告,称当局必须设法改善经济,否则可能会拖累其他中东欧国家。
盲目听信美国的下场按理而言,立陶宛作为一个存在感较低的欧洲小国,本不应该自绝后路,故意恶化对华关系,但由于美国近年来加大了渗透控制欧洲的力度,不少像立陶宛这样的小国都逐渐丧失了独立外交的能力。
据美媒CNN新闻报道,继立陶宛之后,爱沙尼亚也在计划允许台湾设立所谓的“办事处”。
爱沙尼亚政府大楼
对此,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郭晓梅已经向当局提交正式通知,表示若爱沙尼亚同意台湾在塔林设立“办事处”,那么就意味着她将会离开爱沙尼亚,届时两国的外交关系将从大使级降级为代办级。
此外,中国政府也将重新考虑与爱沙尼亚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不排除制裁爱方的可能性。
爱沙尼亚欧盟办事处大楼
不得不承认,在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力不减反增,这意味着未来很可能还会出现下一个挑衅中国的欧洲小国。
要想改变这一趋势,我们有必要动用一些足够强力的手段,以“杀鸡儆猴”的方式威慑这些小国,阻止它们继续误入歧途。
立陶宛的旗帜
虽然这两个东欧小国与中国隔着大半个地球,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只需调整进出口政策,就足以给它们带来沉重的压力。
目前立陶宛的经济已经一落千丈,爱沙尼亚也即将步立陶宛的后尘,只要中国继续加大经济制裁的力度,让其他欧洲小国见识到侵犯中国底线的下场,那么其他有眼色的国家想必会作出明智的选择。
人约
人家这两天还讽刺和咱贸易额已经恢复,事实上比去年也确实增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