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去武夷山,就能买到正宗武夷岩茶吗?3点真相,你必须要清楚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上周朋友去省外旅游,给李麻花带了当地的特产回来。昨晚拆包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上周朋友去省外旅游,给李麻花带了当地的特产回来。

昨晚拆包装时,习惯性翻到背面看了看产品信息。

结果发现,生产厂家在另一个省份。

拍照给朋友看,她才知道自己当了冤大头。

在景区,有氛围的烘托、商家的推荐,再加上自己想送礼的那份心,一时冲动倒也正常。

“产地直销”的吸引力可不容小觑。

但既然是特产,就得是当地生产的才名副其实。

从外地进货拿到当地来卖,和我们平时在超市买也没什么区别了。

不少茶友买茶,也喜欢追到产地去。

每年春茶季,太姥山上涌入的大量外地车牌,都是专程来“朝圣”的。

前两天,也有一位茶友说,自己最近准备去武夷山玩,想顺便买点茶叶,但怕被坑,让李麻花给点建议。

如此,便来浅谈一二,在武夷山买茶,要注意什么。

《2》

首先,别听信“谗言”。

旅游团强制消费、引导消费的各种新闻,相信茶友们都看过。

虽然武夷山景区的管理相对成熟,但若跟团去玩,没办法完全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

一些导游看似热心,对武夷山的情况了如指掌,连谁家的茶最好都一清二楚。

实际情况却是,他们已经与茶农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

导游带客人来买茶,茶农给予相应的回扣。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回扣,自然要由茶友们承担。

没打算跟团的茶友,在景区里也别随便放松警惕。

街边的司机,经常会热情地与游客攀谈,博得游客的好感之后,再假装不经意地推荐某家的茶叶。

要么是自己亲戚朋友家的好茶,要么是“只有本地人才知道好茶”。

看似好心的推荐,背后全与利益有关。

除此之外,景区里的茶叶店,也不太建议茶友们去。

景区的店做的基本是一锤子买卖,不需要考虑有没有回头客,因此定价未免公道。

景区的东西性价比不高,也算是常识了。

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茶友们更要谨慎。

《3》

其次,没有一定的喝茶经验,最好不要上山买茶。

品鉴能力不足,去了原产地也不一定能买到好茶。

茶农自家产的茶叶,品质波动会比较大。

要从众多茶叶中淘到好茶,需要相当的眼力和经验。

新手想买好茶,选择有口碑的品牌茶,反而更稳妥。

大品牌的茶叶,在原料的选择和工艺上,都有相对严格的标准。

为了维护品牌口碑,茶叶的品质会更稳定。

而且,在品牌店里买茶叶,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至少能找到售后。

当然,品牌出品的茶叶,难免会有一些溢价。

但对于新茶友来说,花点小钱买个省心和放心,还是值得的。

《4》

若茶友们确实想从武夷山带些茶叶回来,最好直接去茶农家里选。

相比纯粹的商人,多数茶农仍是质朴的。

世代以茶为生的他们,与茶叶建立起的感情更深厚。

去茶农家买茶,也要注意一些技巧。

到了茶农家中,直接说明自己的需求,包括茶叶的品种、价位、火功等等。

如果有日常喝着比较满意的茶,也可以一并带过去给茶农做参考。

选茶时,要多试几款,多对比。

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尝多了不是必须要买。

就像我们去商场里试衣服,要先试到合身的,再来决定要不要买。

品茶时,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被一些能说会道的茶农牵着鼻子走。

他推荐他的,我们只管选自己喜欢的。

如果决定了要买某一款茶,记得砍砍价。

武夷山上游客来来去去,茶叶不愁卖,少不了虚报价格的茶农。

拿出坚决的态度砍价,也能让茶农知道你不是好忽悠的人。

《5》

打算去武夷山玩的茶友,李麻花还是建议,先全身心地享受好山好水。

如果有缘遇到好茶,能带一些回家,就是旅途中的美事一桩。

没遇到合心意的,也不用因为“原产地”的名头勉强入手。

旅行是为了放松,执着于买茶,反而会给自己添堵。

到头来,没买到心仪的茶,玩得也不痛快。

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