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中美新一轮经贸磋商前夕,特朗普公开将稀土、芬太尼、大豆列为美方核心关切议题,这一表态直接了当毫不掩饰。当天,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直接回应,明确中方立场: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协商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

特朗普
一边是美方划出的“三大关切”,一边是中方坚守的“谈判底线”,这场即将开启的经贸磋商,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博弈的张力。特朗普为何偏偏选中这三个议题?中方的回应又暗藏着怎样的立场信号?背后牵涉的,不仅是中美两国的产业利益,更是国际贸易规则与大国相处之道的深层较量。
特朗普紧盯“三大议题”:每一个都戳中美国的“急难愁盼”特朗普将稀土、芬太尼、大豆列为核心关切,绝非随机选择,而是精准瞄准了美国当前最棘手的三大难题——高端制造业安全、国内公共卫生危机、农业选票稳定。这三个领域的困境,早已成为美国政府的“心头病”,也成了特朗普在经贸磋商中急于突破的方向。

中美磋商
先看“稀土”,这几乎是美国高端制造业的“命门”。此前中方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企业诺斯罗普·格鲁曼的B-21轰炸机项目直接亏损4.77亿美元,特斯拉也因稀土短缺暂停部分车型交付,股价下跌3个点。数据显示,美国90%以上的稀土加工品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而本土稀土开采加工能力薄弱,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来源。对特朗普而言,能否让中方放宽稀土管制,直接关系到美国军工、新能源等战略产业的生存,这也是他在磋商中必须拿下的“硬目标”。

稀土
再看“芬太尼”,这是美国国内的“公共卫生痛点”。近年来,美国芬太尼滥用问题愈演愈烈,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2024年美国因芬太尼过量死亡的人数突破10万,创下历史新高。美国政府多次将责任推给中国,认为中方对芬太尼类物质的管控“不够严格”,试图通过经贸磋商施压,要求中方进一步扩大芬太尼管控范围,甚至配合美方开展所谓“源头打击”。但事实上,中国早已是全球对芬太尼管控最严格的国家之一,2019年就将芬太尼类物质全部列管,美方的指责更多是“借题发挥”,想在磋商中多拿一个谈判筹码。

芬太尼
最后是“大豆”,这直接绑定着特朗普的“选票基本盘”。2025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量降至零,创2018年11月以来首次,美国大豆协会预警,若中国持续不采购新季大豆,豆农将亏损至少30亿美元。10月以来,全美50个州爆发农民抗议,1100万人举着“要销路不要补贴”的牌子施压,而农民群体正是特朗普竞选的核心票仓。眼看大选临近,若不能让中国重启美豆采购,特朗普在农业州的支持率大概率会暴跌,这也是他将大豆列为核心议题的关键原因,本质上是为了缓解国内政治压力。

美国大豆
从稀土到芬太尼,再到大豆,特朗普的“三大关切”看似分散,实则都指向同一个目的:通过经贸磋商,迫使中方在美方薄弱领域让步,解决美国的内部危机。但他显然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中方的立场,从来不是“被动妥协”,而是“平等协商”。
外交部回应释放明确信号:拒绝“单边施压”,只谈“平等互惠”面对特朗普划出的“三大议题”,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虽然简短,却字字千钧。“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双方应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协商解决有关问题”,这两句话不仅是对美方议题的回应,更清晰划出了中方的谈判底线,想让中方在稀土、大豆等问题上让步,可以,但必须拿出诚意,放弃单边施压的思维。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首先,中方的回应否定了“美方议题优先”的逻辑。特朗普将稀土、芬太尼、大豆列为“美方关切”,潜台词是希望中方围绕这些议题做让步,但中方的表态明确:磋商不是“美方提要求,中方来满足”,而是双方共同解决问题。比如稀土问题,中方的管制本就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且仅针对军事用途,民用领域的合规申请一直正常审批,美方若想放宽管制,首先要证明采购稀土是用于民用,而非军工;再比如大豆问题,中方选择从巴西、阿根廷进口,是因为南美大豆性价比更高,且美方此前加征关税本就违背贸易规律,若想让中方重启采购,美方首先要取消不合理关税,让贸易回归市场逻辑。

中美磋商
其次,“反对关税战”的表述,直接击中了美方的“软肋”。特朗普此前曾威胁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后来又松口说“可能降税”,态度反复背后,是美国国内对关税战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美财长贝森特私下承认“关税战不可持续”,美国零售商协会也警告,加征关税最终会让美国消费者承担成本,物价上涨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中方此时强调“关税战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既是表明立场,也是在提醒美方:想通过关税施压倒逼中方让步,根本行不通,反而会反噬美国自身经济。

关税战
最后,“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则,是中方一贯的谈判基石。回顾中美经贸磋商的历程,中方从不拒绝协商,但也从不让步于霸权。比如芬太尼问题,中方早已尽到国际责任,将芬太尼类物质全部列管,美方若想进一步合作,应该是基于事实的务实沟通,而非无端指责;再比如稀土问题,中方的管制符合国际规则,美方若想获得更多稀土供应,应该通过正常的贸易合作,而非将其作为政治筹码施压。中方的态度很明确:只要美方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双方就能找到合作空间;反之,若继续搞单边主义,磋商很难取得进展。

“平等、尊重、互惠”的谈判原则
结语:磋商的关键不在“议题”,而在“诚意”特朗普锁定稀土、芬太尼、大豆三大议题,外交部回应划清平等协商的底线,这场中美经贸磋商的序幕,已经拉开。但无论美方提出多少议题,磋商的关键从来不是“中方是否满足美方要求”,而是“美方是否拿出诚意”。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经贸关系不仅关乎两国利益,更影响全球经济稳定。中方的立场始终明确:不打贸易战,也不怕贸易战;愿意协商,但绝不妥协于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