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这个世界特别奇怪?
俄乌冲突三年来。
“俄罗斯将速胜”、“美西方将重重加码乌克兰”、“俄罗斯将被西方制裁拖垮”等多种预测一度甚嚣尘上。
但都随着俄乌冲突进程的演进,宣告破灭。
为什么“专家预测”都错了?
因为,他们没看明白一个核心逻辑:
俄罗斯,可能根本没想速战速决。
2024年6月17日,在仁爱礁冲突中,中国海警手持冷兵器登上菲军船只,并发生肢体冲突。
双方均未使用枪支。
注意这个细节:
都是冷兵器,没人开枪!
特朗普刚上任,美军就派出军舰通过台湾海峡,而且持续三天。
但你发现没有,就是“通过”,没有其他动作。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世界,可能都在等一个窗口期。
俄罗斯的“拖字诀”咱们先说说俄罗斯。
很多人以为俄罗斯在乌克兰“拉胯”了,可能错了。
俄罗斯在玩什么?
拖!
一家智库在过去三年中,对俄乌冲突的研判显示:
俄罗斯不会被西方制裁拖垮。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俄罗斯想的很简单:
时间站在自己这一边。
乌克兰的人力、物力越打越少;
欧洲对战争的支持越来越疲劳;
美国的注意力被中东、亚太分散;
西方的制裁成本越来越高。
但俄罗斯不一样。
普京说打三年就打三年,说打十年就打十年,没人能制约他。
更关键的是,战争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已经过了最痛苦的阶段。
现在反而刺激了军工产业,就业率还上升了。
这就是制度优势的较量:
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赢了。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还在等一个更大的变化:
拖到美国彻底转向亚太。
美国现在最大的战略对手不是俄罗斯,是中国。
乌克兰这个坑,美国迟早要跳出来,把主要精力腾出来。
俄罗斯就是要等这个时机,等美国主动放弃乌克兰。
果然,特朗普上台后立即提出要结束俄乌战争。
拖字诀见效了!
中美再看中美在台海的博弈。
美国军舰频繁过台海,中国军机绕台飞行,双方看起来剑拔弩张。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美国在“表演”。
为什么不敢真的动手?
怕擦枪走火,因为真打起来,美国没有必胜的把握。
中国为什么也不主动出手?
因为我们更愿意等待“和平统一”的机会。
时间越长,中美实力差距越小,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反而越大。
美国虽然还很厉害,但明显体力不如从前了。
而中国年富力强,正在快速成长。
2000年,美国GDP是中国的8倍。
现在呢?
只有1.54倍了。
按照这个趋势,再过十年中国就能追平甚至超过美国。
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只有美国的一半。
现在呢?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比美国、德国、日本加起来还多!
这种变化速度,把美国惊住了。
美国心里清楚:
再过几十年,可能就不是对手了。
所以美国现在的策略就是:
趁我还有优势的时候,赶紧想办法遏制。
但问题是,美国又不敢真打,因为代价太大。
怎么办?只能拖延。
中国呢?心态就淡定多了。
为啥?
因为中国算了一笔账:
我现在每年GDP还能增长5%,美国只有2%。
我拖一年,差距就缩小一点;拖十年,我就能追平甚至超过他。
而且中国还有个巨大优势:团结。
美国现在什么样?
双方恨不得把对方掐墙上;
富人和穷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白人、黑人、拉丁裔互相看不顺眼。
整个社会撕裂得厉害。
中国呢?
在大方向上是团结的,14亿人都想过好日子,都支持国家强大起来。
这就是制度优势的体现:
美国是多元制衡,容易内耗;中国是集中统一,容易形成合力。
尽管有冲突,但双方都不能真打。
代价太大了。
中美两国经济深度绑定,中美贸易额一年6800多亿美元。
真打起来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美国的苹果、特斯拉、波音,哪个能离开中国市场?
华为、比亚迪、大疆,哪个不想进美国市场?
更重要的是,两国都是核大国。
美国大约有3700枚核弹头,俄罗斯有4380枚,中国估计也有500枚。
真打核战争,地球就毁了。
所以双方只能玩:
贸易战、科技战、代理人战争、军事威慑。
所以现在的大国竞争,就变成了一种奇怪的“君子决斗”:
大家都亮着刀,但谁都不敢真砍。
但自己不下场干架,可以让小弟下场和对方干。
菲律宾,就充当了这个角色。
小弟也不傻2024年6月17日,中菲南海仁爱礁的激烈对峙中,中方断了菲律宾特种兵手指,缴了美制枪。
但双方均未使用枪支。
你看这多有意思?
都动手了,都见血了,但就是没开枪!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
开枪就意味着事态升级,升级就意味着美国介入,美国介入就局面失控。
菲律宾也精明,知道危险。
真打起来,哪是中国的一合之将?
但美国又在背后指着你,不得不动。
所以,就做点小动作表示表示。
中国也精明,就是不让你如愿。
用“非致命手段”解决问题。
这就是典型的软对抗:大家都有底线,谁都不愿意真正越界。
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临界点现在的世界,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旧秩序快结束了,新秩序还没建立。
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从二战后维持了80年,现在已经力不从心了。
盟友体系开始松动,连英国、法国都开始有小算盘;
美元霸权受到挑战,越来越多国家用人民币、卢布结算。
中国虽然强大,但还没强到可以完全替代美国;
俄罗斯虽然有核武器,但经济体量有限;
欧洲虽然富裕,但军事上还是美国的小弟。
这就形成了一个“权力真空期”:
老大哥快不行了,新老大还没完全长成。
所有人,都在这个真空期里等待机会。
现在,大家的实力都很强,但谁都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一剑封喉”。
美国很强,但面对中国这样的对手,真打起来代价太大;
中国很强,但也不想承担主动挑起冲突的责任;
俄罗斯很强,但拖着对自己更有利;
伊朗很精明,知道真正的目标不是和以色列拼命。
所以大家都选择了同一个策略:
等对方先露底牌。
希望别人先垮掉,然后自己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获得最大利益。
谁会先熬不住?现在问题来了:
这场熬鹰,到底谁会先熬不住?
我告诉你一个反直觉的判断:
最先熬不住的可能是美国。
为啥?
美国的制度,决定了它耗不起持久战。
民主制,总统四年一换,国会两年一选。
任何长期政策,都容易因为选举而变化。
你看特朗普一上台,拜登的很多政策立马就变了。
而且美国社会现在撕裂得厉害。
共和党说要“美国优先”,民主党说要“多边合作”。
美国的债务,已经到了33万亿美元,每年还利息就要1万亿。
这种财政状况,怎么可能支撑长期的全球竞争?
反观中国,在战略方向上是一致的:
都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种共识,在持久战中是巨大的优势。
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长远规划,能够承受短期痛苦换取长期收益。
这在持久战中是巨大优势。
中国还在快速发展期,GDP每年还能增长5%以上。
而美国、欧洲、日本都已经进入低增长甚至零增长时期。
时间越长,差距越小。
虽然中国面临老龄化。
但14亿人的市场规模和人才基础,仍然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除此之外,中国周边有俄罗斯、伊朗、朝鲜这些战略伙伴。
还有东盟、中亚这些合作伙伴。
中华文明5000年从未断绝,经历过无数次外族入侵,但总能浴火重生。
这种文明的韧性,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比不了的。
中国提出的是“合作共赢”。
这种格局和境界的差别,是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
美国当然也知道这些。
所以才会那么着急地搞“脱钩断链”,搞技术封锁,搞盟友围堵。
因为他们知道,拖下去对自己不利。
但问题是,美国越着急,越容易露底牌;
越想速战速决,越容易犯错误。
急躁的一方往往是输家。
但我们千万不能大意。
总之一句话:
当前的世界,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流涌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