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第八次海试结束!即将服役的福建舰,将给中国海军带来哪些优势?

福建号航空母舰的第八次试航已经于5月27日结束,纵观福建号的八次试航工作,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福建号航母可能会在何时加入人

福建号航空母舰的第八次试航已经于5月27日结束,纵观福建号的八次试航工作,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福建号航母可能会在何时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福建号航母的加入将给人民海军航母舰队带来怎样的改变?

▲第八次试航归来的福建号航母

先说福建号航母的这八次试航工作,从福建号航母的八次试航来看,总体情况是这样的:首航是2024年5月1日开始,5月8日返港,持续7天时间;休整15天之后,5月23日出港开始第二次试航,持续19天于6月11日返港;休整22天后7月3日出港,开始第三次试航,持续25天于7月28日返港;休整37天后于2024年9月3日出港开始第四次试航,持续18天于9月21日返港。

其后,福建号航母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调整,在港口待了58天时间,2024年11月18日才出港进行第五次试航,持续15天于12月3日返港;休整25天后12月28日出港进行第六次试航,2025年1月7日返港,返港之后福建号应当是重新进入船坞刮了舰底,同时还对部分船电系统进行了调整。这次在港口足足休整了70天,直到2025年3月18日才出港进行第七次试航,第七次试航持续14天,到4月1日结束。尔后就是这50天时间,5月21日开始、5月27日结束的第八次试航了。

▲被熏黑的综合射频桅杆

那么福建号的这八次试航,可能都试航了哪些内容,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呢?咱觉得,头四次试航,应该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的。首先是航行性能,然后是船电系统的性能,然后是全舰航空部门的合练什么的。但是第四次和第五次试航之间,应当是全舰试航工作完成一半左右的时间后,福建号回港进行了一次较大程度的全舰调整,所以一共在港口里待了58天时间。至于第六次和第七次试航之间的这70天调整,主要还是在调整福建号的那个烟囱的问题——烟囱特别容易将综合射频桅杆熏得黢黑。当然,从这两次试航的情况来看,好像调整也没有太大的效果(笑),这个缺陷只能等待后续航母建造的时候再去慢慢调整了。

所以,要咱猜测的话,这个58天的调整,搞不好就是福建号航母在试航到了中间的情况下,为舰载机舰机适配做的调整。比如对电磁弹射器,电磁拦阻装置,起降信号和射频系统,指挥系统等进行了微调,解决了部分问题等。在确保全舰航空作业系统达到最佳状态的情况下,估计在第五次试航开始,福建号航母就开始舰载机起降试验了。当然,这个起降试验肯定还是先从触舰复飞开始,慢慢过渡到着舰和电磁弹射起飞等。这也只是我们的猜测,随着福建号离服役日期越来越近,估计很多福建号试航过程中的情况将会公开,其中就包括福建号首次实施电磁弹射的情况,大家其实可以期待一下了。

▲海试中的福建号航母

既然提到福建号航空母舰可能的入役日期,那咱们还是可以猜测一下的,其实中国海军的大型水面舰艇服役日期是有基本规律的,一般都是在每年的12月中下旬赶在毛泽东同志诞辰日前后服役,典型的比如山东号航空母舰、9IV弹道导弹核潜艇等,都是在12月份服役。

但是,从福建号航母的试航工作来看,福建号航母从去年5月份开始试航,到现在试航已经持续了一年,共114天总试航期。相比之下,山东号航母的试航工作是从2018年5月13日开始的,持续到2019年11月19日结束,9次试航一共有83天总试航期,福建号在试航了一年之后,试航期相比山东舰已经多了足足30天。所以总体上来讲,说现在福建号航母的试航已经接近尾声,应该没有太大问题,现在的问题是选择具体的入役日期。

咱觉得,以2025年的情况看,最为重要的节点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入役福建号航母,算是相当有意义的举动。所以咱的观点,福建号航母的入役时间节点,应当是在今年的八月一日到九月三日前后,最有可能的节点是靠近九月三号。此时的福建号航母试航周期达到一年半,估计在这之前还会进行最后一次试航,总的试航期超过120天,相比山东号航母提高50%,正好是可以服役的期限,到时候大家可以期待一下了。

那么,福建号航母在加入中国海军之后,可能会对咱们的海军作战体系带来怎样的变革呢?咱觉得主要会有这样几种变化:从装备层面上来讲,福建号航母的入列将会让中国海军的舰载机部队,完成从四代机向五代机的转变。之前的歼15舰载机无论是基本型,还是歼15T型,性能和美军的F/A-18C/D和F/A-18E/F是比较类似的,比美军的F-35C舰载机落后一代。在空战中,存在一代的差距,基本可以决定战斗的结局。因此长期以来,其实中国海军舰载机部队的战斗力是不如美国海军的。

▲歼-35A

而随着福建号航母的入列,必然伴随着海军舰载机主力从歼-15向歼-35的转变。相比歼-15舰载机,歼-35是真正的第五代舰载机,而且相比美国海军航空兵那个注重于对面攻击的战斗攻击机F-35C,歼-35更侧重于制空战斗,超音速性能和拦截能力都是要超过F-35C的。这将赋予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不亚于美国海军航空兵,乃至部分超越美国海军航空兵的舰载机攻击能力,真正实现海军舰载机部队装备上的更新换代,而这一切是中国海军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就完成的。

更为重要的是,福建号航母配备的不仅有歼15T和歼35两种舰载机,还搭配上了歼-15DT电子战飞机,空警600舰载预警机等机种,相比缺乏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辽宁舰和山东舰,福建号航母搭配上这两型舰载机,将带来另一个相当大的优势,那就是具备极强的预警机引导下的空战拦截能力。我们都知道,由于存在地球曲率问题,因此以航母和防空舰自己的雷达来说,探测不到位于海平面以下的低空目标,对于高空目标的态势感知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舰载机装备的相控阵雷达,使用的波束宽度有限,难以对空域进行广域搜索,实际上掌握战场态势的能力有限。因此无论是对付低空目标,还是对付远方大批次多方向目标等,都需要依赖于舰载预警机来统一引导攻击。

▲E-2D预警机

以美国海军的E-2D预警机来说,该机配备有AN/APY-9雷达系统,工作频段300 MHz–1 GHz,峰值功率120 kW,平均功率15 kW。对典型战斗机目标(RCS 5 m2)的探测距离达550公里,对隐身目标(RCS 0.1 m2)的探测距离降至220公里,但仍显著优于X波段雷达,该型雷达支持8种扫描模式,包括空对空搜索(AAS)、海面搜索(SS)、地面移动目标指示(GMTI)等。

单架E-2D可监控半径550公里的空域,相当于一个航母战斗群防空圈(约20万平方公里)的70%,通过3架E-2D轮班执勤,每架飞行7-8小时,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预警覆盖,AN/APY-9雷达可同时跟踪1200个空中目标和300个海面目标,并自动生成威胁等级排序,为指挥官提供实时决策支持,这个探测能力和指挥作战能力是单架舰载机,或者依托航母指挥所根本做不到的。

拦截反舰导弹为例,首先E-2D雷达发现来袭导弹,CEC系统将目标坐标(精度5米)传输至“宙斯盾”舰,舰载武器系统解算SM-6导弹轨迹,发射后由E-2D提供中段修正,导弹在距离目标20公里处激活主动雷达,完成末端制导,堪称是航母战斗群打击低空掠海目标的力量倍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