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枇杷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 书写历代诗人咏枇杷古诗十首

导语:枇杷,蔷薇科常绿乔木,原产中国,已有两千年栽培史。其叶形似琵琶,故名。秋冬开花,春夏果熟,果肉柔软多汁,酸甜可口,

导语:枇杷,蔷薇科常绿乔木,原产中国,已有两千年栽培史。其叶形似琵琶,故名。秋冬开花,春夏果熟,果肉柔软多汁,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除鲜食外,可制罐头、果酱,亦可酿酒。枇杷叶可入药,有清肺止咳之效,用途广泛。其花为优质蜜源,树形优美,亦可供观赏,实为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身的特色果树。书法家严树森以篆书扇面为载体,融汇宋代杨万里、周必大、梅尧臣、戴复古、方岳、邓深、宋祁,元代张昱,明代沈周、杨基等人咏厦古诗,借笔墨重现“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之景。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 《草木杂咏五首•枇杷》(宋代)宋祁

有果产西裔,作花凌蚤寒。

树繁碧玉叶,柯疊黄金丸。

上都不可寄,咀味独长叹。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 《枇杷》宋•杨万里

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

荔枝分与核,金橘却无酸。

雨压低枝重,浆流水齿寒。

长卿今尚在,莫遣作园官。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 《枇杷》宋•周必大

琉璃叶底黄金簇,纤手拈来嗅清馥。

可人风味少人知,把尽春风夏作熟。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 《依韵和行之枇杷》宋•梅尧臣

五月枇杷黄似橘,谁思荔枝同此时。

嘉名已著上林赋,却恨红梅未有诗。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 《太平山中》明•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 《初夏游张园》宋•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 《枇杷》元•张昱

叶底累累黄渐深,煖风四月熟幽林。

记曾摘遍西园树,好似文君取酒金。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 《枇杷六言》宋•邓深

大似明珠径寸,黄如香蜡成丸。

落处韩嫣遗弹,可怜不救饥寒。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 《枇杷》宋•方岳

击碎珊瑚小作珠,铸成金弹蜜相扶。

罗襦襟解春葱手,风露气凉冰玉肤。

并世身名扬氏子,旧家门户北村卢。

知音未必能知味,曾遣青前泪湿无。

书法家严树森篆书扇面: 《枇杷》明•沈周

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漙漙。

从今抵鹊何消玉,更有饧浆沁齿寒。

作者简介:严树森,字欣本,艺名庄严,德福堂主,湖北京山市人,出生于1956年。出版物有《严树森小篆百副五言联》。藏品有:篆书扇面《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被武汉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李白-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被随州市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被中国扇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陈真峨-湖光岩》被湛江市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唐)李白诗《赠汪伦》被宣城市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李白诗《夜宿山寺》李白诗《晓晴》被绵阳市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宋)陈澧诗《梧州》被梧州市博物馆收藏;篆书扇面(明)陈献章诗《渡程溪》被云浮市博物馆收藏等。(责任编辑:庄顺荣 审核:胡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