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萨达姆逃亡前,下的一道死命令,救了伊拉克!

2003年,萨达姆·侯赛因逃亡前,这位伊拉克前总统下达了人生最后一道军事命令——派出3.5万共和国卫队精锐死守摩苏尔水坝

2003年,萨达姆·侯赛因逃亡前,这位伊拉克前总统下达了人生最后一道军事命令——派出3.5万共和国卫队精锐死守摩苏尔水坝。

这个看似平常的军事部署,后来被证明是拯救伊拉克的关键决策,甚至让敌对的美国军事专家都不得不表示钦佩。这座位于底格里斯河上的巨型水坝,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价值?

摩苏尔水坝建于萨达姆执政时期的1984年,由德国公司承建,位于摩苏尔市上游约50公里处。这座长3.2公里、高131米的混凝土重力坝,蓄水量达120亿立方米,是伊拉克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控制着全国40%的供水。

但这座水坝从诞生起就带着"先天缺陷"。由于地质勘探不足,工程建在了极易被水侵蚀的石膏层上。德国工程师曾警告:如果不持续进行加固维护,水坝可能在4年内崩塌。

萨达姆政府每年投入数千万美元进行灌浆加固,才勉强维持水坝安全。正因如此,国际水利专家称其为"中东最危险的水坝"。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势如破竹。4月9日巴格达陷落当天,萨达姆在逃亡途中签发密令:调派最忠诚的共和国卫队第5军团共计3.5万人,配备坦克、火炮等重武器,不惜一切代价死守摩苏尔水坝。

这一决策在当时看来颇为反常。面对美军压倒性优势,分散兵力固守单个设施似乎并不明智。但萨达姆的判断基于两点:一是水坝若被破坏将造成毁灭性后果;二是他预见到战后伊拉克将陷入长期动荡,水坝可能成为各方争夺目标。

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后来公布的评估报告显示,如果摩苏尔水坝溃决,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首先,50米高的洪水将在4小时内席卷摩苏尔,24小时内淹没巴格达,沿途所有城市将遭受灭顶之灾。洪水深度可达15-25米,预计直接死亡人数将超过50万。

其次,伊拉克最重要的农业区——两河流域将被盐水倒灌(波斯湾海水将逆流而上),导致耕地盐碱化,未来几十年无法耕作,引发严重粮食危机。

再者,洪水将摧毁沿途所有石油设施,包括基尔库克等重要油田,全球油价可能因此暴涨。更可怕的是,洪水可能冲毁核废料储存设施,造成区域性核污染。

美国中东问题专家肯尼思·波拉克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一书中写道:"摩苏尔水坝一旦崩塌,造成的灾难将远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毁灭。"

伊拉克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守卫水坝的共和国卫队残部仍在坚持。直到2003年5月1日布什宣布"任务完成"时,仍有约8000名伊军在水坝周边活动。这些部队没有向美军投降,而是逐渐化整为零消失于民间。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萨达姆这个以残酷著称的独裁者,其最后一个军事决策却客观上保护了伊拉克。2014年"伊斯兰国"占领摩苏尔期间,曾企图破坏水坝制造混乱,正是坚固的防御体系阻止了他们的企图。

美国陆军工程兵团驻伊首席工程师托马斯·斯波尔评价说:"从纯军事角度看,萨达姆对摩苏尔水坝的重视显示了他罕见的战略眼光。在政权崩溃的混乱时刻,多数领导人考虑的是如何保命或报复,而他却关注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安全。"

如今,摩苏尔水坝仍是伊拉克重点保护对象,每年需投入1亿美元进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