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曹真到底姓曹,还是姓秦?史书中三种不同的记载

曹真,字子丹,是曹魏八虎骑之一,曹氏宗亲二代中的领军人物。能征善战,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关于曹真

曹真,字子丹,是曹魏八虎骑之一,曹氏宗亲二代中的领军人物。能征善战,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关于曹真的身世,他到底姓秦还是姓曹,史书有三种不同记载:

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太祖哀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三国志·曹真传》

一、陈寿在《三国志》中说得很明确,曹真是曹操的族子,他的父亲是曹邵。公元189年,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曹邵招募士兵的过程中,被朝廷所杀。曹操可怜曹真早早成了孤儿,于是收养了他,让曹真与曹丕一起生活学习。

真本姓秦,养曹氏。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善。兴平末,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太祖出,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开门受之。寇问太祖所在,答云:"我是也。"遂害之。由此太祖思其功,故变其姓。——《魏略》

二、《魏略》则记载,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素来与曹操相善。兴平末年,袁术部曲与曹操在豫州交战,曹操一次外出侦察时,遭遇袁术部曲追杀,秦邵承认自己是曹操被杀害,使曹操躲过一劫。曹操感念秦邵恩德,因此收养秦真,变易其姓,才转姓曹。

邵以忠笃有才智,为太祖所亲信。初平中,太祖兴义兵,邵募徒众,从太祖周旋。时豫州刺史黄琬欲害太祖,太祖避之而邵独遇害。——《魏书》

三、《魏书》的记载是这样的,说曹邵忠诚笃信而且有才智,曹操非常亲近信任他。189年曹操起兵讨董,曹邵也招募士兵,跟随曹操周旋。当时豫州刺史黄琬想害曹操,结果曹操躲过一劫,而曹邵被杀。

三种史料,把人搞得云山雾罩,实在是搞不清楚到底哪个是准确的。但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从而推断出结论。

第一,我们先比较一下三种史料的可信度。陈寿的《三国志》历来被奉为良史,可信度最高;鱼豢所著《魏略》颇为注重风骨,敢于揭露当朝权贵的丑事,史料价值极为珍贵;王沈与荀顗、阮籍共同编撰《魏书》,多为当权者隐讳,不如陈寿著《三国志》那样直写实录。

《三国志》、《魏书》都说曹真之父曹邵,是和曹操同族,所以曹真就是曹操的族子,本来就是曹家人,只是因为曹邵由于帮助曹操招募军队,而被杀害,所以曹真自小就由曹操抚养。但《魏略》却说曹真是秦邵之子,所以仅凭史料可信度来说,不能下结论。

第二,我们分析一下史料所提的其他历史细节。

《魏略》的记载里,说“兴平末,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兴平这个年号只用了两年,即194年、195年,所以兴平末那就是195年。

检索史书,可以发现曹操195年的活动轨迹:八月,曹操围攻张超于雍丘。十月,献帝正式拜曹操为兖州牧。十二月,曹操攻破雍丘,张超自杀。曹操夷灭张邈三族,而张邈在求救袁术的途中被部下所杀,兖州自此平定。

曹操又率军东攻陈国之地,196年正月,袁术所任命的陈国国相袁嗣投降曹操。所以曹操在195年的确与袁术的部党发生过交战,但关于曹操遇险一事,《三国志·武帝纪》没有记载。

《魏书》的记载里说“时豫州刺史黄琬欲害太祖,太祖避之而邵独遇害”。公元189年,曹操在陈留己吾起兵,而曹邵就是这时候跟随曹操,并且为曹操招募徒众。这时候豫州刺史黄琬想杀曹操,结果曹操逃了,但曹邵被杀。

所以曹真之父被杀的时间有两个,《三国志》、《魏书》认为是在189年,即曹操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而《魏略》则认为是在195年,曹操重新夺回兖州,并趁机进攻陈国的时候。

只要我们能够确定曹真之父遇害的时间,或者说曹操遇险的时间,就能知道真相了。比较一下,189年曹操是刚刚招募军队,自然遇险的概率更大;而195年曹操进攻陈国的时候,是带着大军的,所以袁嗣才会直接投降。因此,个人以为曹真之父遇害是在189年。

综上所述,个人以为《三国志》、《魏书》的记载更为合理,曹真之父曹邵,在曹操起兵讨董时跟随曹操,结果不幸被杀,曹操感念这份恩情,于是收养曹真,让他和曹丕一起长大。所以,曹真本身就是曹家人,不姓秦!

其实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推想一下,曹真如果真的是所谓秦邵之子,那么《魏书》也没什么好隐晦的,如实记载,反而更能表明曹操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至于《魏略》所记载,大概率是当时一种小道消息。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卢弼《三国志集解》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8
用户10xxx98 4
2025-09-15 22:38
难道不应该是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