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小陈跟我吐槽,说前几天早高峰赶着上班,雨天路滑加上后视镜被雨水糊得看不清,变道时直接蹭上了旁边的车。最近雨下得没完没了,路上开车确实总让人提心吊胆。不少人只知道雨天要慢点开,却忽略了藏在细节里的隐患,下文这些内容事项得赶紧记好。
行车别光慢,这几点比速度更关键
“雨天开车 = 降速” 的想法可太片面了,前几天国庆假期的时候许广高速的事故就是教训:一辆新能源车开着高速 NOA 功能,雨天以 100km/h 速度超车时突然失控撞向半挂车,幸好没人受伤。
新能源车下雨别乱开辅助驾驶,雨天雷达和摄像头容易 “失灵”,某些车型的 NOA 功能在暴雨天可能误判路况。专业测试显示,积水超过 15cm 时,辅助驾驶的路面识别准确率会下降 60%,这时就必须双手握方向盘随时接管,最好是就不要开辅助驾驶了,毕竟安全大于一切嘛。
下雨还要谨慎变道,雨天后视镜很容易被雨水覆盖,哪怕开了加热功能,遇到大暴雨也会有视线盲区。很多认识的熟人就因为下雨后视镜看不清,变道时没发现后方来车,导致剐蹭,不仅耽误了事,还得花时间处理事故。建议变道前多观察车内后视镜,同时提前打转向灯,给后车足够的反应时间,不确定时可以稍微降速,等视线清晰了再操作。
灯光用对也是安全保障的关键,能见度低于 200 米时要开近光灯、雾灯和示廓灯;小于 50 米就得加开危险报警闪光灯了,还要记得千万别开远光灯,不然会让对面车瞬间 “失明”。
还有就是下雨跟车得有安全距离,因为雨天刹车距离是平时的两倍,跟车至少要保持 50 米距离以上,遇到大货车要再远些,就算没出现打滑它们溅起的水花也能直接糊住你的挡风玻璃,连路都看不清。
新能源车雨天能充电但有 “红线”
“雨天充电会漏电” 的谣言传了好几年,但真实数据显示,符合国标的充电桩雨天触电概率很低。但是有几种情况下还是能不充就不充。
一是雷雨天气时,可能会形成感应雷,导致雷击伤害发生。
二是如果积水没过充电桩底座的防水标识,充电可能导致短路,损伤车辆电池。
三是充电时闻到焦糊味,得立刻按急停按钮,别直接拔枪以防起火。
那应该如何正确操作呢?首先要擦干充电口和枪头的积水,再插枪充电,过程中别碰充电桩,充电结束后等 30 秒再拔枪,拔枪后赶紧盖好充电口盖子,枪头要朝下插回桩里以防进水。北京的李车主就吃过亏,暴雨天没擦干充电口就充电,结果电路跳闸,差点烧了电池。
雨后保养很关键,不然霉菌到处长
很多人雨停就不管车了,殊不知雨后保养也很重要。之前我邻居的车雨后没及时处理,结果天窗排水孔堵了,雨水渗进车里,车机系统直接报废,维修花了两万多。
除此之外,下面这几个地方也得多注意。
内饰除湿要赶早,把车门、后备厢全打开通风,脚垫、椅套拆下来晾干,也可用旧报纸铺在座位上吸潮,如果有太阳最好让车晒晒太阳,就不要停在地库里了。空调也要开冷风除湿,不然霉菌会顺着出风口飘进车里,闻着头晕还伤身体。
还有就是刹车油的亲水性很高,不少南方的朋友雨季后会感觉刹车变软。修车的师傅说其实雨天刹车故障有一部分是因为刹车油进水,如果感觉雨后刹车不对劲可以换换刹车油试试。另外,还要看看大灯有没有水雾,如果雨后车灯里有水雾,开车10 分钟水雾还散不去那就是密封坏了,这种状况得抓紧修,不然可能会烧灯泡。
底盘也得多注意,雨水容易让底盘生锈,尤其是新能源车的电池护板,雨后最好用高压水枪冲掉泥沙,有条件的做个底盘防锈。
主编点评
雨天用车需要多留意细节,行车时不仅要控制车速,还要关注后视镜视线、灯光使用、跟车距离以及新能源车的辅助驾驶等;新能源车最好不要在雷雨天充电。雨后要及时做好车辆保养,从内饰到关键部件都不能马虎。
你雨天开车踩过哪些坑?可以评论区分享下你的避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