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军防长发表关于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后,不到一天时间内,美国媒体传出特朗普暂停对台军援的消息。这两起事件是否存在内在关联?
事情需回溯至18日,董军防长在北京香山论坛主旨发言中谈及台湾问题,明确指出解放军已做好应对任何外部干预的准备,展现出充分的信心与实力。几乎同一时段,美国媒体援引五名知情人士称,特朗普否决了一项总额超4亿美元的对台军事援助计划。尽管该决定仍存在被推翻的可能性,舆论普遍视其为美国对台政策出现显著转变的信号。
是否可将特朗普的决定简单归因于中方表态所产生的震慑?实际上,据美媒披露,特朗普叫停军援的决定发生于今年夏季,早于董军防长此次发言。因此,两件事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那么特朗普为何做出这一决策?分析认为可能出于以下几方面考量。其一,美军近年实力备受质疑,尤其在红海及也门与胡塞武装的交锋中未占明显优势,美方或担忧在台海冲突中陷入无法掌控的局面。其二,特朗普政府意图通过军售和关税等手段向台湾地区施加压力,迫使民进党当局在经济与政治上做出更多让步。赖清德当局长期推行“以武拒统”政策,不惜牺牲民众利益,美方可能借此机会进一步操控局势。其三,当前中美正处于关税谈判关键阶段,特朗普不希望因对台军援激化与中方的矛盾。
此外,特朗普在任职前后曾多次表达对台湾地区的不满,一方面出于对当地芯片产业的觊觎,另一方面则因不认同民进党单方面倚靠美国的策略。暂停军援可被视为美方试图与台保持距离的一种方式。
然而需清醒认识到,美国并未放弃干预台海事务的意图。不久前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中,仍包含提高对台军援金额的条款。即便特朗普一度暂停援助,未来若中美关系再度紧张,美国仍可能采取行动搅动台海局势。中方有必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如何看待大国博弈中的台海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