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常会陷入一种想当然的境地,看起来一切都对,一切井然有序,可是,当真正面对生命重大选择或是挫折时,又变得不堪一击。这个问题,一直都没向人提起,却也在很长时间困扰着我,始终都没有找到一个完整的答案。尽管我们每个人都会思考,追问,也会尝试去探索自己,寻找生活的答案,人生的方向,但终究还是浅尝辄止。

当痛苦消失,当再次融入热闹的人群,酒精的麻痹,聊着八卦,吃着美食,一切云淡风轻,无论昨天有多么难熬,都将会在这一刻被抛到九霄云外。不过,这样的情形总会在许多人身上重复着上演,对我而言,也是如此。尽管有过痛苦和折磨,但我始终都未曾在其中参透出一些道理出来,大概很多人也是这样。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难题,至少曾经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难题,更是一种煎熬。
在有那么一些时候,在苦思冥想之后,会若隐若现地窥探到一些端倪,一点点斑驳的星光,也只是渺茫的希望,自此变以为自己已经大彻大悟,洞察万物真理,却不知自己还差着十万八千里,甚至都没真正仔细地洞察。也许你不会相信,不过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而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你的人生之路要通向哪里?如果你的回答的空洞且虚无的华丽辞藻,那一定是和我一样,未曾明白其中的真意。

我为什么会这样说?一方面绝大多数人等到上大学之后才真正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思考,不过,这时候绝大多数人依旧是生活在父母的安排,被安排的专业,被安排的大学,还有被安排的就业方向。只有当真正进入社会之后,在社会的洗礼之下,或是消沉,或是在迷茫中不知所措,只有极少数人找到了答案,看清了方向。说起这些,又有多少父母在过了多年之后依旧谴责子女不听当时劝导,报考其他的专业,自然也会有很多子女至今仍然因为父母安排的学校和专业,依旧耿耿于怀。
现代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教育的方式其实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已经扼杀绝大多数的求职探索的欲望,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读书是如此,工作后的职场也是如此。我们绝大多数忘记了思考,也失去探索自己和世界的能力,这一点却是可悲,也很惋惜,因为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缓过神来,很多人发现自己缓过神来的时候,自己已是人到中年,家庭琐事缠身,加上工作的压力,即使有想动弹的心,也很难再有勇气和力气挣扎。对你我都是这样,这会是未来无数人的写照,也会是将来无数人真实的内心想法。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现在回想起来,古人所讲的朝问道夕死足矣,那种渴望,那种求知的欲望,只有真正经历过一遭的人才有切实体会,不然则是会被这世界的繁华迷失双眼。如果你还未曾老去,如果你还有力气,还可以思考,就不要放弃对自我的探索,不要忘记去寻找人生道路的方向,或许要等很久,消耗很多精力。但是,当你踏上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时,你会发现,一切都会变得豁然开朗,你会走得很快,很轻松,就像沉睡在地下的竹子一般,醒来之后,很快便可以窜入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