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鹅湖师范:揭芳年

揭芳年(1903——1982),男,江西广丰人,世居永丰镇石灰塘沿一号。自幼勤奋好学,铅山鹅湖师范毕业后,考入江苏医科大

揭芳年(1903——1982),男,江西广丰人,世居永丰镇石灰塘沿一号。自幼勤奋好学,铅山鹅湖师范毕业后,考入江苏医科大学,学医六年,结业后从军,随军行医。1942年,任重庆市江北县第 14 陆军医院院长。日本投降时,以接收大员头衔,曾随何应钦乘专机去南京接收日本垄断的四家医院,随后,留任南京医院军医署署长,所管药品、医疗器械、小型交通车辆,不计其数。揭芳年公私分明,大女儿丽玲小姐要一辆自行车骑着上学,揭芳年不同意,并且对女儿说:“占用公家的东西,是要犯法的。”(当时,另两署的署长都因贪污而被枪决。)日后,揭芳年对七弟揭英年透露过,“当时眼红,他也贪了两件东西。一件是一张日本织镳少女人物画,一件是一付白贝壳、黑滑石围棋。否则,连一点纪念品都没有留下。”揭芳年为官廉洁,七弟揭英年想在南京城找份工作,揭芳年让弟弟在南京逗留三天,而后劝其回家,带书信求父母想想办法。在南京期间,国民党军政要员常常派人请他去看病,蒋介石牙痛也邀他去诊治过。揭芳年任过国民党中央军医正视察(上校军衔)。解放前夕,蒋介石曾派他视察过大西南和台湾。视察大西南于贵州接见过后来上饶地区外科名流俞沼欧;视察台湾,据说有一位高山族的公主看见他英俊潇洒,有意追求他,被他婉言拒绝。揭芳年不仅精通医学外科、骨科、妇产科,而且还懂英、德、法、日四国文字,英、法、日语可以与外国朋友对话,德语可以看报、看小说。揭芳年留下一张戴博士帽的珍贵照片,可以见证他的学位。(据说,不在博士以上,不能当接收大员)。

南京解放时,揭芳年没有选择与蒋介石去台湾,而是下决心弃官带着眷属回到当时还十分贫穷落后的广丰。回家后,只能自谋职业,由父母垫资,托人去上海买了一些常用手术器械,以及盘尼西林、奎宁等药品,在城内石灰塘沿挂牌开起了“揭芳年诊所”,以治疗外科、骨科为主。尽管缺本钱,手头很紧,为穷人治病,还是只收工本;为附近的解放军,或因走伤了脚,或因感冒发烧,他都是免费治疗。

于是,诊所业务十分繁忙。一个小小县城,揭芳年、叶凌华两位名医开了诊所,切实挤占了县医院不少营业量。当时,县医院院长果断决策,前后不到半年时间,就把两位请进了县医院。1952 年,揭芳年当上了县医院外科主治医生、医疗股股长,以高级知识分子相待。1957 年划为右派,下放鹤山乡祝家墩村劳动。

在劳教期间,揭芳年抓住间隙,为当地老百姓切了不少脓包,为血吸虫病人开了不少取方。当地群众经常为他送青菜,送干粮,甚至送咸鱼、咸肉,帮他度过难关。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收回后安置在洋口医院。不管在什么境遇,揭芳年都在兢兢业业地学医,坚持不懈地行医,用自己的手术刀为一个个患者解除病痛。然而,揭芳年的高超医技没有传人。用他自己的话说:“精通医术,繁忙一生;不通医术,害人一世。”在顺境时,子女尚小,没有授传对象;在逆境时,整天忙于改造,没有传授条件。揭芳年被揪斗,株连了揭芳年在上师读书的大儿子揭克东。克东因与其父亲,与其老师划不清界限,加上一些对当时事不满的言论,也被划上了右派,年仅 18 岁。揭芳年在:

儿子的信中写道:“人皆生儿望聪明,吾儿聪明误一生。何也,时也,命也!”

1982 年,揭芳年因病逝世,享年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