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护官符暗藏玄机,点破白骨如山忘姓氏真相!
文/姜子说书
门子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写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看时,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其口碑排写得明白,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石头亦曾抄写了一张,今据石上所抄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写“护官符”,重点写了四大家族的口碑,而且说的是“排写得明白”。
很多人以为,此话指的是金陵权势排行榜,但若是如此,又怎么没有金陵甄家呢?难道甄家反而不如薛家?那是不可能的事!
于是,很多红学专家便想当然地认为,那是因为金陵甄家与葫芦案无关,那史家似乎也跟葫芦案无关呀!为啥又提史家呢?很多红学专家甚至认为,排名并无先后,只是作者随口一说。
其实,这里所说的“排写”,指的并非权势名望的排名,而是这些家族问鼎的先后顺序,书中是有时空隧道的。没错,就是问鼎,姜子早就说过无数次,四大家族并不存在,众所周知都只有三家。你问是哪三家?请听我一一道来!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红楼梦》故事里,薛家薛大傻子是个散漫撒钱的主,但是,能把珍珠和金子当成粪土一般挥霍无度的家族,也只有集天下财富为一家使用的帝王家了。
再者,金戈铁马为“金如铁”,是写少数民族的铁骑踏入中原。至于珍珠,大家还记得袭人的本名吗?贾家早夭的嫡子贾珠,那才是真珠呢!
薛家的财富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从谁的手中强取豪夺来的呢?薛家是如何起家的呢?且看王家故事!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红楼梦》故事里,王子腾和王子胜属于金陵王家的代表人物。那么,问题来了:东海龙王是谁?就是窥宋玉的东邻!太虚幻境孽海情天的海鬼夜叉薛子!
蟠为小龙,宝钗为白帝子白蛇,龙王要的白玉床就是龙床,也就是帝王之位。但是,王家并没有白玉床哦,白玉是王家从贾家偷盗的哦!王家是如何起家的呢?且看史家故事!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红楼梦》故事里,史家隐喻太史公,故曰史太君。阿房宫是什么故事?想来华夏子孙都背诵过《阿房宫赋》,晓得作者说的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也就是林四娘故事里头的流寇。
没错,王家就是赤眉军和黄巾军之流。史家的存在,是告诉读者,贾家荣国府亡于流寇,是祸起萧墙之内的家患,故曰贾环,其舅赵国基,是黄袍加身之藩镇割据势力。甄家家人霍启,亦是祸起家人之意,古代家人为家仆。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没错,东海龙王要的白玉床,来自贾家的白玉堂,一个隐喻龙床,一个隐喻皇宫,皆是龙椅之寓。但是,你可别以为贾家就只是一个大家族,贾蓉早就以汉唐两个朝代之别,定位了荣国府和宁国府是两个朝代之别的真相。
贾为西贝,其上为西,西堂正主荣国公曰贾源,荣禧堂正主为西子林黛玉,是红楼世界故事的开端启元者,所以,贾源和贾元春都是正月初一的生辰。其下为贝,应二宝合传,应东邻、东海、东北角薛家。
《红楼梦》故事里,荣国府不为府,而为国,宝玉口中衔玉,是为国,其父母叔伯应国之王政邢赦,其祖母为史太君,为正史正统之寓,贾源和贾代善都是荣国公,贾宝玉跟荣国公是一个模子长出来的。
张道士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
至于这个张道士,也是黄巾赤眉的象征,清虚观打醮写的是“引清兵入关”,所以元春不平安。大幻仙人就是把荣国府变没了,所以又叫终了真人。怎么变没的呢?他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意思是他把荣国公取而代之了。不然作者干嘛要写“张道士请下玉来”呢?
张道士也笑道:“符早已有了,前日原要送去的,不指望娘娘来作好事,就混忘了,还在佛前镇着。待我取来。我拿出盘子来一举两用,却不为化布施,倒要将哥儿的这玉请了下来,托出去给那些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们见识见识。”
《红楼梦》故事里,巧姐儿的寄名符儿也有隐喻,杨贵妃乞巧的对象是胡人,说的是安禄山造反的故事,正应了王家砸了荣国府的白玉堂,给薛家送去白玉床的故事。薛家是来游览上国风光,觊觎天朝江山的胡人。
没错,薛家是爱新觉罗家族,是外患,宁国府也是爱新觉罗家族。贾演、贾代化、贾敷,是宁国府大房三代嫡长子,演化、敷衍,皆是“来历不明的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之寓。因为清朝打的是为朱明复仇的旗号,所以叫“演说”,宫制假花是宫制假话。现任族长贾珍即当今天子康熙,珍即是宝,应二宝合传,为假龙,其子贾蓉。
王家就是李自成、张献忠、吴三桂这些藩镇割据势力,是家贼、内患。当然,赵国基、赵姨娘、贾环、贾琮、贾雨村、贾桂、夏金桂、夏太监夏守忠、家人霍启等人,都是藩镇割据势力阵营。
《红楼梦》故事里,荣国公说“我等之子孙虽多,惟嫡孙宝玉一人,聪明灵慧,略可望继业。”所有人都围着贾宝玉转,因为他是华夏朱明玉玺,代表华夏正统政权,但最后却被颠覆了,三房的家贼杀父弑君,夺了二房的政权,最后便宜了大房,朝代更替,江山改姓,故曰白骨如山忘姓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