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轻轻一点“关注”按钮。
这不仅能让您便捷地接收我们后续为您精心准备的精彩文章。
更能让您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时,随时与我们交流心得,分享感悟。
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评论,都是对我们创作热情的极大鼓舞。
也是我们不断进步、持续创新的源泉。
俗话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可当自己闺女真要嫁人了,当妈的这颗心啊,就像那风筝线似的,总想攥得紧紧的。跟女婿相处这事儿,拿捏不好分寸,好心办坏事的可真不少。
其实不管女婿是把你当作亲妈那样供着,还是客客气气地与你保持距离,你只要守住这三条“红线”便能够稳当地当个“甩手掌柜”,而且还能获得一个明事理的好名声。
别把"准儿子"的剧本硬塞给女婿
很多丈母娘一上来就犯"角色错位"的毛病。总觉得女婿娶了闺女,就得把自己当亲妈孝顺。你琢磨琢磨,这现实吗?
人家从小到大,吃谁的饭、听谁的话、跟谁最亲,那都是二十多年的根深蒂固。你突然想让他无缝切换,把你当第二个妈,事事汇报、处处讨好,这不是让人家"改换门庭"吗?他别扭,你也憋屈。
聪明的丈母娘都明白:女婿是闺女选的人生伙伴,你真正要考核的只有闺女一个人。他对你闺女好,能挣钱养家,能疼她爱她,让她幸福,那就是一百分的女婿。逢年过节给你买最贵的礼物?天天打电话嘘寒问暖?那都是锦上添花的事儿。
你非要用“儿子”的标准去要求“女婿”结果通常是闺女处于中间遭受夹板之苦,你的一番好意也如同被喂了狗一般。这般情况,从哪方面计算都是不划算的。
别当小家庭的"第三决策人"
我老家河南有个街坊李婶,特爱干这事儿。她闺女和女婿刚结婚那阵子,小两口为了周末回谁家拌了两句嘴。李婶一听,这还了得?立马杀过去,当着女婿面就说:"我闺女嫁给你不是受气的,你什么态度!"
结果呢?人家那小两口呀,床头吵吵闹闹,床尾和和美美,第二天便手拉手地去看电影啦。可这李婶呢,反倒成了“恶婆婆”,女婿一瞧见她呀,就绕着道儿走喽。
小两口的家是他们的"有限责任公司",你顶多算个"天使投资人"。可以提建议,但绝不能插手经营。他们装修房子你觉得颜色难看?憋着。他们教育孩子你觉得方法不对?忍着。只要不是家暴出轨这种原则问题,你就当甩手掌柜。
你越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反而越尊重你的意见。把你的广场舞跳好,跟老姐妹的茶话会安排上,把自己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闺女看了安心,女婿看了佩服。连自己生活都经营不好的丈母娘,凭什么指导人家小两口?
别把"付出"当成"索要回报"的筹码
有些丈母娘,对女婿那可是掏心掏肺,今日送饭,明日打扫卫生,简直恨不得将心都给掏出来。心意确实是好的,不过可怕之处在于,她们心里都记着一本“人情账”。
"我对你这么好,过年怎么不知道给我包个大红包?"
"我帮你带孩子这么辛苦,连句感谢话都没有?"
一旦“我付出你就得回报”的想法冒出来,所有的好都变了味,成了无声的道德强制。亲情最怕是算得太清楚。
高段位的丈母娘对女婿好,出发点只有一个:爱闺女,希望她身边的人都对她好,女婿也包括在内。这份好是纯粹的、自愿的、不求回报的。他领情了加倍孝顺你,那是福气;他没领会或者就是个"闷葫芦",你也别往心里去,保持基本礼貌距离就行。
姿态放平,心态放正,永远不会失望。你对他的好是情分不是本分,他对你的好是惊喜不是义务。想通这点,就活明白了。
跟女婿这场"博弈",比的不是谁嗓门大谁会来事儿,比的是谁格局大,谁懂"放手"的艺术。
把他当独立的、值得尊重的成年人,不是儿子的"替代品"或闺女的"附属品",就守住了界限。把小两口的生活空间还给他们,从"家庭调解员"岗位上退下来,就给了彼此自由。把对女婿的好看作为闺女幸福投资的"纯公益",不是期待高回报的"高利贷",就保持了纯粹。
这三条红线成了你的"护城河",你会发现外面风雨再大,自己的小天地永远风和日丽。你不是"赢"了女婿,是"赢"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真正有智慧、有底气、被人敬重的长辈。这才是最高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