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面对元朝,南宋到底用什么办法才能破局重生?

面对元朝,南宋几乎没有任何办法。你看一眼宋元地图对比就清楚了。这是让人绝望的实力碾压。无论是人口、财力、军事还是盟友支持

面对元朝,南宋几乎没有任何办法。

你看一眼宋元地图对比就清楚了。这是让人绝望的实力碾压。无论是人口、财力、军事还是盟友支持,南宋全被摁在地上摩擦。

如果非要假设历史,那南宋能不能硬拖90年,拖到大元也腐败、也无能的时候呢?

这也很难。

只要南宋一直存在,那大元朝就很难腐败。南边儿有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大元朝就必须常怀忧虑之心、常保进取之风。

关键是南宋内部的问题更大。

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南宋没钱了。贾似道的确很混蛋,但混蛋人也未必干混蛋事儿。舒舒服服地当个权臣、“太上皇”不好吗?为啥非要把南宋折腾没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这个道理,贾似道是明白的。主要原因是他也逼不得已。坐在那个位置上,贾似道一定要搞钱。因为没有钱,南宋就得死。那怎么搞钱?

一种办法是抢钱。

南宋朝廷彻底不负责任,带头自己抢自己。别说平民百姓,就是皇天贵胄,那也照抢不误。像元朝末年的朱元璋、明朝末年的李自成那样,南宋朝廷彻底军事化、流氓化、强盗化,把国境内外的所有人全都当成可以抢劫的对象,那就不愁钱的问题。

但这个办法,南宋做不到。

崇祯皇帝虽然收不上士大夫的税,却也没法让锦衣卫挨个抄家、举国抢钱。因为朝廷没法自己造自己的反。这就好比自己拿刀砍自己,先剁掉自己的胳膊、再刮掉自己的血肉,这谁能下得去手?

这个办法行不通,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牺牲效率、缓慢搞钱。

另一种办法就是变法。

所谓缓慢搞钱,只是相对抢劫来说是缓慢的,但相对正常收税仍是高效的。而这种高效的搞钱就是变法。

商鞅为啥变法?王安石为啥变法?把那些个高大上的理由全都脱掉,脱到最后就俩字:搞钱。规范一点儿的表述是:使用一种更有效率的方式来榨取社会财富。所以,南宋要搞钱,那也得变法。

于是,贾似道推出了回买公田的政策。

标准说法是:国家出钱收购地主豪强手里的逾限田(超过二百亩就算逾限田),然后再将收购的这些土地租给农民耕种,用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换个说法就是国家联合无地农民直接抢劫地主豪强的土地,一部分收益归农民、另一部分收益归国家。看出来没有,从政策设计初衷来看,这就是一个温和版的打土豪、分田地。

除直接增加财政收入外,回买公田还有另外一个外部性效益,那就是减少纸币发行、稳定金融市场。

本来国家一直用纸币向百姓购买粮食,但这导致纸币贬值,甚至贬值到干脆没法用。这时候,有了回买公田的收益,国家就不需要再用纸币向老百姓购买粮食,然后就可以着手减少纸币发行,纸币发行少了,币值自然坚挺,金融市场也就稳定了。

就贾似道这套政策组合逻辑,我们现代人都要自惭形秽。这家伙的脑子相当超前,甚至比王安石的理财之道更有智慧。

但问题是时代。

贾似道和南宋朝廷是在用封建社会的官僚队伍去执行现代社会的财政政策。结果就是官僚一定要搞一刀切和坐收渔利,管你是不是逾限、管你是不是地主,只要你有土地那我就回购。而且,回购用的钱还是纸币。纸币发行量不减反增,金融市场越来越乱。

那收回来的土地呢?不是带着农民抢劫地主吗?收益总该由国家和农民一起分享吧?

在古代社会,这绝对不可能。让官员跨界当地主去经营公田,那效率要多差有多差、收益要多低有多低。当然,短期内的效果是有的,国家财政收入会有一波爆炸式增长。但之后就只能是公田荒芜、百姓流离、天怒人怨,最后财政破产。

破局元朝,这是外部问题。要解决这个外部问题,南宋必须首先解决内部问题。而内部问题就是搞钱。但南宋和贾似道仅是短期内搞到了一笔钱,长期看是让国家财政破产,最后也就只能寿终正寝、国破家亡。

那么,现代的我们能不能给南宋出个主意,让它能够扛住元朝呢?即便不能扛住元朝,那能不能想个比贾似道的回买公田更靠谱儿的主意呢?

聚焦点不是军事。就军事来说,南宋并不弱。正面硬刚肯定打不过元朝。但只求自保则没啥问题。可自保是场持久战。持久战就要持久的花钱。所以,最后还是钱的问题。那钱从哪来呢?

在当时,贾似道怎么变法也变不来钱,不是他脑子不够使,而是他脑子太超前,超前到官僚队伍无法执行。这里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效仿同时期的欧洲,向民间借钱就是一个相对不错的办法。至于好处有三:

一是直接就能来钱。借钱比回买公田直接太多。你买了田还得找人种,有了收成还得考虑怎么分。这套操作下来太复杂、太曲折,啥样的官僚队伍也难以执行。赶上年景不好,国家还得赔钱。而且,就古代官僚队伍那种执行效率来说,他们肯定会赔钱,当地主收租子也能把国家赔光。

二是稳定纸币币值。纸币被你从民间借回来了,那社会上流通的纸币就少了,币值自然稳定下来。当然,南宋朝廷很可能不借纸币,而是要借粮食、借金属货币。但不管怎么做,肯定不会增加纸币发行,而只能减少。但凡减少,那纸币币值就能稳定。

三是保持官僚队伍稳定。前方正在打仗,后方的官僚队伍千万不能出事儿,人丁补充、粮草转运全靠这些人在运作。这时候,朝廷就不能给这帮官老爷加戏,让他们把本职工作干好就得烧高香。而且,皇帝和朝廷就是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这么多朝代到底出过几个清官?所以,最好的反腐就是让官员们少干事儿、别干事儿,像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

问题是民间会借钱吗?

比之直接抢人土地的回买公田,那强制摊牌的借钱就啥也不算。抢人土地就是抢了人家会下蛋的老母鸡,而强制借钱就是抢了人家的几个鸡蛋。南北朝时期的那个刘宋王朝,就干过这种事。宋文帝准备北伐,但北伐没钱,于是就要求强制借款:一般人家产超过五十万,出家人家产超过二十万,全部借四分之一,而且,王公贵族也得借。这场北伐因为准备太过仓促,所以失败了,借的钱自然也没还,只剩下一句元嘉草草。但南朝宋并没有财政破产。

所以,就当时的南宋来说,向民间借钱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至于是否成功,那就看大蒙古国和大元朝到底还有多少年的武德充沛。

评论列表

用户29xxx72
用户29xxx72 4
2025-10-05 08:22
面对十三世纪蒙古的崛起南宋只有把秦的耕战体系拿出来才行
我独一无二
我独一无二 3
2025-09-01 19:27
这是钱的问题吗,赵家怂的一B缺少血气,给他们再多钱也会被拿去孝敬蒙古人。
吃杂书的蝼蚁
吃杂书的蝼蚁 2
2025-08-03 23:27
论南宋对忽必烈改朝换代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