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新西兰政府宣布决定将连接南北岛的新一代公铁两用渡轮建设项目转交给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进行建造。该项目原本是与韩国签署的合作协议,合同金额超过6亿纽币(约合3亿多美元)。尽管新西兰政府因此损失了这笔巨额投资,依然选择停止与韩国的合作,转而将订单交给中国企业。新西兰政府表示这一决定十分务实且能为纳税人节省巨额费用。

新西兰的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首先,项目背景涉及新西兰iRex项目的复杂情况。最初,该项目预算并不高,但随着设计不断增加复杂度,配套设施的改造需求也随之增多,包括港口扩建、铁路接入和电力系统升级等。这些因素导致了项目成本的不断攀升,最终超出了预算。

原本与韩国的造船合同中价格已被明确,但新西兰政府频繁提出新增要求,导致费用不断增加。当新政府接手时,发现整个项目已经超出预期,变得无法控制。即便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继续推进项目的成本和风险也变得不再可控。为避免更多损失,新西兰政府最终决定停止与韩国的合作,并采取“止损”策略,转而寻求中国企业的帮助。

选择中国企业合作,虽然意味着此前投入的6亿纽币将变成“打水漂”,但新西兰政府认为,与其继续和韩国企业纠缠不清,倒不如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代,减少更多的资金浪费。新西兰副总理彼得斯在公开场合夸赞了中国企业的造船技术,并认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具备强大的现代化造船能力,能够为新西兰提供最靠谱的合作伙伴,从而增强了政府对渡轮升级计划的信心。

新西兰此举尽管让人感到意外,但从经济角度看,不难理解其中的动机。首先,选择中国企业有助于新西兰降低项目成本,尤其是在先前的投资已经无法收回的情况下。其次,中国船舶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造船企业之一,拥有世界领先的造船技术和经验,其能够提供的质量保障是新西兰方面考虑的重要因素。
然而,这一决定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外界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讨论。美国智库CSIS的数据显示,中国现已成为全球造船量最大的国家,造船数量远超其他国家,这使得美国政府将中国船舶集团及其子公司列入了所谓的“中国军方企业名单”。尽管如此,新西兰政府表示会严格把控项目的安全性,并坚信中国企业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对此,中国外交部也公开回应,坚决反对美国将中国企业与军事挂钩,破坏正常经贸合作。

总体来说,新西兰此举可能反映出五眼联盟内部的分歧以及对中国企业日益强大的接受度。此项目的转交,也许预示着未来更多西方国家在面对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双重考量时,可能会选择重新评估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