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口袋心理学小课堂—快速不怯场的心理暗示术

许多人都有在大庭广众前发言时,“抖”不成声的经验。此即极度紧张所引起的“怯场症候群”。解除这类人群的怯场行为,需要从心理

许多人都有在大庭广众前发言时,“抖”不成声的经验。此即极度紧张所引起的“怯场症候群”。解除这类人群的怯场行为,需要从心理角度解决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容易怯场的人,其个性大都是认真、勤奋、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都要求完美,所以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他丑陋的一面。这种个性,一般来说颇能使人有成就,但若是太过强烈,反而会有严重的挫败感。因此为了治疗“怯场”,首先,将动机目标降低到适当的水准,以放松心情为要。换言之,必须改变观念为“尽人事、听天命”、“死马当活马医”,使自己的心情放松下来。

怯场一般是由于情绪过分紧张所致。在紧张情绪状态下,人的大脑皮层中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从而使保持记忆中枢的内容处于被抑制状态,具体表现是回忆不起熟悉的知识。怯场心理属于一种情境焦虑。们可以通过以下心理调控方法,摆脱焦虑,解除这种被抑制状态:

1.语言调节法即自我暗示法

具体做法是通过一些有激励作用的内部语言,使积极意识潜入自我意识,直接对自己的思想、情绪产生作用。例如,在怯场心理的征兆刚出现时,可以通过简单、具体,带有肯定性的言语调节自己,比如“我一定能考好!”“我有信心!”提醒自己不必紧张,对自己要抱有信心。

2.转移注意法

在考试中遇到较难或没有见过的问题或题型时,应先采取主动的注意迁移,减少焦虑,回避这个一时解答不了或暂时回忆不起来的问题,当其他问题解答完之后再回过头来“重新”思考回避的问题。这种做法可以使优势兴奋中心得以转移。也可以休息片刻或者活动一下四肢、头部,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抑制状态得到缓解。

3.呼吸调节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消除杂念和干扰。当自我感觉十分紧张时,有意识控制自己的情绪。具体做法是,脚撑地,两臂自然下垂,闭合双眼,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静听空气流入、流出时发出的微弱声音。然后,以吸气的方式连续从1数到10,每次吸气时,注意绷紧身体,在头脑中反映出数字,在呼气时说“放松”,并在头脑中再现“放松”这个词,这样连续数下去。注意节奏放慢,让身体尽量松弛,直到感觉到镇静为止。

不论您是希望花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心理学,希望将心理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还是希望用心理学帮助他人,关注我,让我们在《口袋心理学小课堂》获取到关于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全貌,我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对这门学科做一个简单介绍,希望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取到您所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