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逃过“生死劫”的闽系房企,要开始赚慢钱了?

自救1000天,曾经的2000亿房企终于要“上岸”了!旭辉集团9月15日发布公告称,百亿规模境内债务重组方案获表决通过!

自救1000天,曾经的2000亿房企终于要“上岸”了!

旭辉集团9月15日发布公告称,百亿规模境内债务重组方案获表决通过!整体削债比例超过50%!

加上此前通过的境外债重组,旭辉将成为继禹洲之后第二家完成整体债务重组的闽系房企!

超583亿元境内外债务完成实质性重组的旭辉,正以“二次创业”的决心轻装上阵,但距离真正“站起来”还需要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2022年11月公开暴雷的旭辉集团,在今年5月23日公布了境内债券重组框架,7月8日又扔出优化后的重组方案,包括提高现金兑付比例至20%、提高以资抵债兑付率至40%、提高定增股票上限至10.2亿股,缩短留债展期时间至7-8年等。

接近4个月的境内债方案协商后,旭辉集团9月15日终于宣布,7笔境内公开市场债券的整体重组方案获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涉及金额合计约100.6亿元。重组选项包括全额留债长展期、债券折价回购、旭辉股票经济收益权、以资抵债、或转为一般债权。

下一步,旭辉将根据债券持有人会议议案的约定,快速落地相关后续工作,安排债券持有人就其持有的债券在重组方案选项中进行选择及分配。

而旭辉控股的境外债重组早在6月26日就已获香港法院批准,重组的债务包括12笔高级债、永续债和可转债,以及13笔境外贷款,总计本金68亿美元。重组预计削减境外债务约52.7亿美元(约合379亿人民币),占境外债务总额的66%。

境内外债务重组均通过,旭辉终于可以喘口气!

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完成境内外信用债重组是旭辉能够“活下来”的关键前提,将极大地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并修复资产负债表。

据悉,截至6月末,旭辉未偿还有息负债合计842亿元。

债务重组只是出险房企自救的第一步,接下来仍需要充分改善经营基本面。

8月15日,在集团成立25周年之际,57岁的创始人林中宣布启动“二次创业”,将摒弃“三高模式”,推动公司全面转型为“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未来,旭辉控股将聚焦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1、稳定的收租业务。其持有京沪成都等一二线城市460亿元商业资产,去年租金达到18亿,将通过运营提升保持稳定的增长。

2、高度聚焦自营开发业务,收缩深耕少数核心城市。

3、房地产资管业务。学习美式开发商经验,向铁狮门、黑石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旭辉要收缩拿地开发的重资产业务,短时间内很难再去市场上拿新的地、开新的项目。转而重点发展代建、物业管理和商业运营等成本和风险较低的轻资产业务,提升稳定现金流占比。

事实上,其轻资产收入已初具规模。2025上半年,旭辉集团的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收入达33.75亿元,占比提升至27%。

转型过程中,代建业务被林中赋予较大希望。2021年成立的旭辉建管是旭辉旗下代建平台,涉身较晚却大步快跑。

截至2025年6月末,旭辉建管已布局全国超80个城市,累计在管项目超240个、总建筑超3600万㎡,其中,国资和政府代建占比超51%。上半年,旭辉建管签约54个代建项目,新签规模稳居行业第二。

林老板很清楚地知道,传统房地产行业已经回不去了。把时代红利吃干榨尽后,旭辉要开始赚小钱、慢钱、辛苦钱!

不过,受房地产下行压力影响,旭辉控股仍面临较大经营挑战。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旭辉集团总营收122.81亿元,同比减少39.2%,股东权益应占亏损63.58亿元。三年半时间,累计巨亏354.66亿元!

销售端继续遭遇重创。今年前八月,旭辉控股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21.6亿元,同比下滑接近50%。

由重到轻的转型之路也布满荆棘。

首先,代建这碗饭越来越难吃了。目前入局代建赛道的企业已高达百家,竞争者增多,低价竞争加剧。早期代建费率有3%~5%(按销售额计),但今年上半年,1%-2% 代建费率的项目占比约50%。

大,并不等同于强。业内直言,旭辉建管规模尚有,但利润水平相较于同处头部的代建平台却有不小差距。

旭辉旗下还有物业服务平台——永升服务,其2025年中期业绩也是喜忧参半:收入稳定增长,但毛利润、净利润同比降速超过10%,新增在管面积同比减少23.2%。

长租公寓业务瓴寓国际也是旭辉资管转型的关键一环。瓴寓管理规模已经突破13万间,位居行业第四,虽然部分项目已经实现盈利,但被业内质疑“成立9年来尚未实现整体盈利”!

别看旭辉轻资产业务走在闽系同行前面,资金依然是大问题。截至今年6月底,集团账上趴着101.61亿现金,绝大部分都处于受限状态。

旭辉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站起来”?林老板锚定的是:

三年后。

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得看能不能恢复自身造血能力。否则,药效过后,该疼的还得疼。

曾被官方盖章为“示范房企”的旭辉,虽然面临诸多困境,但相比其他出险房企,它的基本面要好很多。

旭辉是少数重组前仍拥有百亿归母净资产的民企,还有优质商业资产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除了代建新赛道的领跑,旭辉还在全力保交付,2022年-2025上半年累计交付超28.5万套新房,拒绝躺平的姿态为其赢得宝贵的战略缓冲期。

二次创业的旭辉,有了自己的新叙事。而大多数闽系暴雷房企,还在和债权人进行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上为正文,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