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手软!昨晚短短两小时,光贵妃贝、青口、毛蚶就捞了100多斤,桶都盛不下!
9月24日,超强台风“桦加沙”刚走。广东深汕合作区、汕尾福建漳州等地,退潮后的海滩好似被“海鲜炸弹”炸过一般,满是生蚝、蛤蜊。市民拎着蛇皮袋、开着小货车去“扫货”那场面竟比双十一还热闹。
可就在众人捡得不亦乐乎时,警方无人机忽然紧急升空:
台风过后海鲜存在安全隐患,切勿食用!切勿食用!
台风=天然“送蚝工”?每次都有这盛况,
广东汕尾的市民说:“平常挖是挖不到的,可一碰到台风,那浪就把海底的生蚝全给掀上来,简直就是白捡。”
福建漳州有网友称:“几百斤那是简简单单,全家都参与,后备箱都装得满满的。”
2025年6月,台风“蝴蝶”过境后深汕海滩也是“生蚝铺满”,相关视频在网络上刷屏开来。
乍一听好似“天降美食”,不过台风还把海底的“垃圾桶”给掀了个底朝天。
专家泼来一盆冷水:那些看似“白得”的海鲜说不定是“毒蚝”!
①污染爆表
台风将港池、养殖区、排污口的淤泥、垃圾、重金属全都翻到岸上,而且生蚝作为“滤毒大王”,体内竟然富集着铅、镉、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诺如病毒等…
②死得快,烂得更快
被浪冲上岸的鱼蟹贝类,离开水、经受暴晒和高温,那就是细菌的狂欢场合,没几个小时就会发臭,吃了之后急性胃肠炎、甲肝、霍乱就会找上门来。
③创伤弧菌“隐形杀手”
赤手去捡贝壳,锋利的边缘轻轻一刮,伤口要是碰到海水或者死贝,48小时之内有可能引发坏死性筋膜炎,致死率超过30%。
比“毒蚝”还危险的,是台风过后的“隐形战场”!
长浪搭配回头浪|前一刻玩得欢,下一刻被冲跑,去年台风“海葵”过后就有过惨剧。
碎玻璃、铁钉、裸露的电线|海底垃圾集体迁移,光脚踩上去,破伤风直接安排。
毒水母、海蛇、海胆台风竟把它们也吹到岸上,轻轻一触,就得往医院奔。
官方喊话:无人机+大喇叭,全天上阵,
深汕合作区里,应急、市场监管、海洋渔业等多个部门协同联动:
无人机循环广播:禁止捡拾、食用台风海鲜,
沿海拉警戒线,劝返“赶海大军”,
市监部门开展突击检查农贸市场行动,意在严防“问题蚝”流回餐桌。
卫生健康部门发出风险提示:要是出现腹泻、发热、伤口红肿,那就得马上就医。
记住这四句话,保钱包更保命,
台风过后的三天里,切莫去捡拾、别去购买、也别食用任何所谓“白捡”的海鲜。
赶海先查天气,风浪>3级,转身回家,
穿鞋戴手套,别让“小伤口”变“大抢救”,
看到掉落的电线或倾倒的电线杆,务必在30米外绕行,别把自己的生命当作绝缘材料。
“天上落生蚝”听着挺带劲,不过台风送来的,或许是免费海鲜,**反倒**还是高价病床票
转发提醒身边人,
真实的“海鲜随心享”,是超市里明码标价、检疫达标的冰柜;
真实的“赶海之乐”,是风平浪静时,戴上手套,拍照却不拿走收获的那份悠然。而且这般场景尽显自然的惬意模样。
别让“捡便宜”变成“捡病痛”,
暂且放下那只桶,待下回潮水退去,大海自会将洁净的珍馐奉还于你!
来源:第一现场、大象新闻、国家应急广播、农民日报、央广网
声明:本文内容90%是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其他软件辅助。内容全部认真复核,文章主旨在于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