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什么你和扶老人被扇耳光的女生一样,被全心全意对待的客户当成狗一样厌恶

近日,甘肃一名女子好心下车搀扶老人过马路,结果换来的不是感谢,而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眼镜都被打飞了。回到车上,她泪如雨下—

近日,甘肃一名女子好心下车搀扶老人过马路,结果换来的不是感谢,而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眼镜都被打飞了。回到车上,她泪如雨下——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委屈和心寒。

这个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引发了无数人的愤慨和讨论。但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在同情这名女子的同时,你是否想过:你的企业可能正在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的客户,而你的客户可能正像那位老人一样,对你的“善意”报以厌恶和排斥?

一腔热血换来一记耳光:为什么善意被误解?

仔细分析这起事件,会发现几个关键点:

没有提前沟通:女子没有先询问老人是否需要帮助,直接伸手搀扶。老人可能误解了她的意图,以为她要抢夺自己的物品。

对方可能根本不需要帮助:老人虽然行动缓慢,但本可以自己过马路,女子的“帮助”反而干扰了他的节奏。

对方人品有问题:老人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本身就可能是一个不以常理行事的人。

在批判老人行为的同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在商业世界中,我们的企业是否也常常犯类似的错误?尤其是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你如何避免糟糕结果和正确处理。

从扶人事件看企业营销:你是否也在“强扶”客户?这篇内容,值得你收藏和分享。

01

缺乏沟通的“帮助”:桃李面包的说教式营销

就像女子没有询问就直接搀扶老人一样,许多企业也从不询问客户需要什么,就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客户。

桃李面包最近的电梯广告文案写道:“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

这种说教式的营销立刻引发了消费者反感——不仅冒犯了不喜欢五仁月饼的人,也冒犯了喜欢五仁月饼的人。

桃李面包的广告文案把个人口味差异拔高到了“是否吃过生活的苦”的层面,试图以“情怀”打动消费者,结果却适得其反。

这像不像那位没有询问就直接搀扶老人的女子?企业以为自己在提供“帮助”和“教育”,实际上却在强加自己的价值观给客户。

02

自我感动的“善行”:西贝的自杀式公关

当西贝因为预制菜问题与罗永浩爆发争议时,他们的公关方式堪称“自杀式攻击”。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预制菜,西贝拿出塑料包装水浴加热的菜。

网友说他们用隔夜菜,他们回应羊排的赏味期限是三餐。

网友爆料用冻品解冻加热,他们回应冻鲈鱼保质期18个月。

最后西贝甚至搞了1.8万员工誓师大会,跟罗永浩死磕。

这种操作被形容为“杀敌1000,自损十万”。

西贝的公关之所以变成灾难级的公关,交出了一个全错的错题本。

归根结底,是他们的想法还是太守旧,还停留在顾客“我只要用我认为好的东西给客户就可以了”的时代。

这像极了那位女子:自我感动于自己的“善行”,却没有考虑对方是否需要这种帮助,最终只能换来消费者的反感。

03

突然改变的规则:索尼Xperia的付费墙

索尼Xperia系列旗舰手机一直有一个吸引专业用户的功能“External Monitor”,可以将手机的高素质OLED屏幕作为相机取景器。然而最近索尼将这一功能聚合到了另一个官方应用Monitor&Control中,并要求用户支付4.99美元/月订阅Basic会员才能使用。

用户大为光火,因为他们认为购买了Xperia手机后,还需要为服务器资源或复杂软件支持的功能支付费用并不合理。

索尼最大的错误,在于这个功能从一开始其实就应该收费,而不是以免费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把用户先给“惯坏”了再收费。

这就像你先主动帮助一个人,等他习惯了你的帮助后,突然开始要求回报。

这种转变自然会引发强烈的反感。

04

历史教训:那些被客户“扇耳光”的品牌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就网络上“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的吐槽作出公开回应:“我认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

这番将品牌立场与消费者诉求对立的表述迅速点燃消费者的怒火,“教育消费者”的说法更暗含对消费者判断力的否定,最终在互联网上掀起抵制百果园的舆论风潮。

同样因创始人发言陷入舆论漩涡的还有钟薛高。面对市场对“天价雪糕”的质疑,钟薛高创始人林盛的一张“最贵的一支卖过66元,产品成本差不多40块钱,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的言论截图在网络上疯狂流传。

尽管品牌后续澄清该截图系恶意剪辑,但此番争议已触发消费者对品牌的负面情绪。

这些案例都印证了《资治通鉴》揭示的一个冰冷真相:世间所谓人脉,核心不过是价值的互换。没有永恒的情谊,只有永恒的利益流动。

05

如何避免被客户“扇耳光”?

以下是三条把握客户关系的黄金法则,你最好牢记:

1.尊重而非教育: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

消费者不是“靶子”,营销别玩火。正如网友所说:“我花钱是买开心的,不是受教育的。”消费者不需要被教育,市场终会给出教训。

优秀的品牌从不教育消费者,而是尊重消费者。就像那位在客户发现鞋子有轻微色差后仍然坦诚相告的服务员,虽然短期可能损失一单生意,却赢得了客户的长期信任和回购。

2.沟通而非假设:先问客户需要什么

女子扶老人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先沟通。同样,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或新营销活动前,必须先与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假设自己知道什么对客户最好。

《资治通鉴》中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门下食客三千。一位名叫冯谖的食客,初来时衣着寒酸,抱着一柄无鞘长剑。他抱着长剑在庭院高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闻声而来,问清缘由后大笑,吩咐给予上宾待遇。

后来孟尝君失势被逐,正是这位曾“弹铗而歌”的冯谖,替他奔走游说,成功使孟尝君复位,重掌大权。倾听客户的声音,即使它最初听起来不那么顺耳,可能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

3.持续而非突变:保持价值交付的一致性

索尼Xperia的错误在于突然改变规则。消费者对品牌有着基本的期待:一致性。即使需要改变,也应该逐步过渡,给予消费者足够的适应时间。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创立京瓷之初,只是一家小作坊。他坚持“敬天爱人”的哲学。在公司最困难时,也不裁员,而是坦诚相告,与员工共渡难关。员工感受到尊重与信任,迸发出巨大能量。这种一致性为京瓷赢得了声誉和忠诚。

06

结语:善良没有错,但需要智慧

想对甘肃那位女司机说:您的善良没有错,只是用错了人。同样,对企业的善意和热情说:你们的用心没有错,但需要用对方式、用对人。

在商业世界中,冷漠或许可以避免99%的麻烦,但真正的成功来自于有智慧的善良——了解客户需求、尊重客户选择、持续交付价值。

不要让你的企业成为那个被扇耳光的善良女子,也不要让你的客户成为那个横穿马路还打人的糊涂老人。建立基于相互尊重和价值交换的健康客户关系,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

《资治通鉴》早已明示:与其费心钻营,不如潜心修己。当你自身成为价值的源泉。人脉,不过是水到渠成的回响。

真正的智者,懂得在交换中成就彼此,在流动中照见光明前程。

(全文完)

关注我,更多改变你命运的见识,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