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贾宝玉的“玉”,是怎么丢失的?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整个故事是由一块大石头代入的。这块大石头,住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既平凡,又不凡。平凡的是,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整个故事是由一块大石头代入的。

这块大石头,住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既平凡,又不凡。平凡的是,它有一个不得志的出身:有补天的资格、却没补天的运气,是女娲补天时,因为只有三万六千五百个名额,而被剩下的那第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不凡的是,这块大石头,后有幸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中,才被幻化成了一块晶莹美玉,经历了一番富贵。这块美玉,就是随宝玉生而俱来的通灵宝玉。

顽石与宝玉,其实是真身与化身的关系。真身是顽石,寓意贫贱;化身是宝玉,寓意富贵。这在书里是有根据的。

宝黛初见,在“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前提下,宝玉将黛玉归为了同类人。于是,他就问“可也有玉没有”,可黛玉却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然后,熟悉的桥段就发生了:宝玉摔玉。在摔的同时,他还说,“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贾母肯定要制止,说这“通灵宝玉”是“命根子”。

从黛玉与贾母的话中,可以听出:通灵宝玉,是区分人高低贵贱的标识物,是贾府保持钟鸣鼎食的“命根子”。所以,通灵宝玉就是富贵本贵,而在后面的情节发展中,曹雪芹还对这一设定进行了示例。

北静郡王水溶,身份尊贵,遇见宝玉,先问“玉”事,还要鉴赏通灵宝玉,并以鹡鸰香串作回馈;而琪官蒋玉函,地位卑微,遇见宝玉,则不问“玉”事,就互相赠送了裤腰带(汗巾)。

在宝玉的姻缘中,通灵宝玉也显示了富贵气质。宝玉的姻缘有两个说法,一是与黛玉的木石前盟,二是与宝钗的金玉良缘。

先说木石前盟。绛珠仙子化身林黛玉下凡,以眼泪还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而神瑛侍者化身贾宝玉,带着顽石化身的通灵宝玉出生。绛珠仙子为绛珠草修炼而成,属草木,故林黛玉自称“草木之人”。草木之人没有“金”能配得上“玉”,只能配得上通灵宝玉的真身,就是那块大顽石。所以,宝黛的宿命爱情,是一见钟情的心绪相知,被叫作“木石前盟”。

金玉良缘,就好理解了,一个宝玉、一个金项圈。但要理解的是,金玉不止是金玉,更代表了世俗社会里,符合规范的言行与精神。

木石前盟,心绪相知的精神爱恋;金玉良缘,符合世俗规范的物质姻缘。所以,宝玉、黛玉初见,宝玉就摔玉,而宝玉、宝钗初会,就互相品鉴宝玉、金项圈。后来,清虚观打醮一节,因张道士提起宝玉的婚配问题,宝黛二人闹矛盾,宝玉也是要砸玉。反正,通灵宝玉,就是宝黛爱情的绊脚石,是林黛玉哭泣的缘由。

林黛玉要以一生的眼泪,还神瑛侍者灌溉甘露的情分。泪尽之后,林黛玉会魂归离恨天。林妹妹的眼泪走了,通灵宝玉就也要走了。

通灵宝玉,有诸多好处,结实耐用也是其中之一。它是摔不烂、砸不碎的一颗铜豌豆,但它毕竟是化身,时候一到,就会魂归大荒山,回归顽石本性。它来的莫名其妙,走的肯定也不知所踪。

在贾府大厦将倾之际,通灵宝玉就不见了。它为领略富贵而来,在富贵散尽之时,必然无影无踪。

绛珠仙子与神瑛侍者下凡历劫,林黛玉与贾宝玉是精神伴侣,不容于世俗,注定没有结果。薛宝钗与贾宝玉,因玉结缘。玉没有了,二人的结合也变成了有缘无分。

当富贵消散,通灵宝玉变成了顽石,情痴宝玉,堪破世情、了断尘缘,遁入空门。

当然,少林寺的传奇让我们明白,佛门寺庙也是红尘热闹之地,不是了断尘缘之所。300年前的曹雪芹,不用通过调查组,就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安排贾宝玉做的是跛脚道人和癞头和尚那样的出家人,无名无号,穿着破衣烂衫、住着破瓦残垣。

曾经琼楼玉宇,最后破瓦残垣。运气来时,顽石变美玉;运气去时,美玉变顽石。通灵宝玉,从来处来、到去处去。其实,人生事都是随缘而已,来时挡不住,去时留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