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太子这个位置向来是宫内权力斗争的焦点,皇帝们小心翼翼地拿捏着继承人的培养与威胁之间的尺度,生怕太子翅膀太硬,反手夺了自己的皇位,明朝也不例外。
但纵观明朝历史,有一位太子享受到的待遇几乎是独一份的,有人会想到是朱标,并不是,这个太子比朱标待遇还高,他便是朱祁镇,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是明朝唯一一位拥有私人军队的继承人。
但话说回来,朱祁镇为什么能享受这份特殊待遇?
先从他的爷爷朱棣说起,作为大名鼎鼎的永乐皇帝,他的上位之路大家再熟悉不过了,靠着“靖难之役”抢了侄子的皇位,骨子里透着对权力的敏感。但有趣的是,他对自己的孙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宣德皇帝,似乎宠得没边儿了。
但这支幼军没风光多久,公元1424年,朱高炽即位,年号洪熙,他刚上位,二话不说,迅速解散了朱瞻基的太孙幼军,据《明史·仁宗本纪》记载,朱高炽一登基就下诏“罢太孙幼军”,理由是“储贰不当预兵事”,意思是太子不该插手军务。
他这么做的原因倒也很简单:在皇权架构里,太子手握军权等于给自己埋雷,朱元璋够宠朱标了,可即使这样也没给他军队,朱元璋多疑得很,生怕儿子们造反,朱标作为太子只负责文治,军事大权全归皇帝亲掌。
据《明史·英宗前纪》记载,宣德二年,朱祁镇才七岁,朱瞻基就仿照自己当年的待遇,下旨建立“太子幼军”。这支军队规模比自己那支更夸张,据《明宣宗实录》记载,这支“太子幼军”约两千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专职护卫太子东宫,朱瞻基甚至还亲自督导这支“太子幼军”的骑马射箭、兵法演练,据《明会典》记载,宣德年间,东宫开支激增,幼军耗费白银数万两。
正统十四年,从小受到宠溺,身边“幼军”的保护的朱祁镇彻底“飘”了,他不顾反对决定亲征蒙古,结果兵败被俘,明朝差点崩盘。
朱瞻基给儿子建幼军,本意是培养接班人,结果呢?如果朱瞻基泉下有知,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