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罗布泊的悲剧,不是偶然

01大家好,我是花熹。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最近一则新闻中4个年轻人在户外遇难,把无人区“罗布泊”又一次的拉回到大众的视线

01

大家好,我是花熹。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最近一则新闻中4个年轻人在户外遇难,把无人区“罗布泊”又一次的拉回到大众的视线。

花熹印象中很久远的一个新闻,说生物学家彭加木在无人区失踪,几年都没有找到尸体,后来找到一具,却被证实并不是他。

这位生物学家,这么多年就处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状态。

还有一位徒步中国的探险家余纯顺,也殒命于此。

罗布泊无人区是什么地方?极度干旱,寸草不生,被称作“死亡之海”。

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最低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地质构造复杂,地理位置偏远。

那里地表最高温度达六七十摄氏度,炙烤难当;此外还有沙尘暴,会让人迷失方向。最后是流沙,稍有不慎,车子会陷进去。

可以这么说,高温、沙尘暴和流沙,是大自然在罗布泊设下三道死亡警示牌。

而早在多年前,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也发出通告:严禁一切社会团体单位或个人进入保护区,开展旅游、探险活动,一经发现将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简言之就是,非请,禁入!

可总有人不信邪,无视大自然和当地政府的双重警示,以身涉险。

02

险地之所以称“险”,是因为潜藏着足以致命的因素。

从发现有车子失联到4人被找到,不过才两天,短短48小时!

4个人被找到时,身体已经焦黑,几乎快烤干了,现场惨不忍睹,其中还有一位是女生。他们从遇险到死亡,可能不过几个小时而已!有人说,如果他们能坚持到彭加木的遇难地点,有可能会获救,那里的底下埋着水。

还记得今年7月2日的新闻吗,北京49岁的导游龚先生在颐和园景点中暑身亡。

那是暑假旅游季,首都旅游旺季,北京的天气奇热,室外温度甚至达到了40度左右。

室外带团,龚先生连轴转,加上体胖怕热,长时间运动,体内热量无法散出,造成悲剧。

更逞论地表温度都有六七十摄氏度的罗布泊,简直就是一个大蒸笼,绝对超过了人体承受的极限,我前面说几个小时大概都说多了。

03

这4个人据说都是90后,其中一人是领队,还有一个知名的旅游博主,他们开的车是上百万的豪车,性能、驾乘感受应该也是一流的,但他们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

01

心理上的麻痹大意,几人误以为有一点野外知识就上路了,殊不知无人区有可能走不出来。但凡有点敬畏和谨慎的心理,就会在去之前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遇上特殊情况该如何应对。

02

加错了油,最致命。送油车以为是皮卡送的是柴油,结果汽油车里面加入了柴油,直接导致车子不能开,在没有车的情况,靠着双腿想走出无人区很难。

03

补给太少了。他们只准备了两天的食物和水,遇上意外情况不能按期回归的话,很可能因为补给的原因出问题。有经验的野外探索者都是准备3~5倍甚至10倍的补给,以防万一。

04

没有对大自然的敬畏。许多年前罗布泊无人区都曾经有探险队员失踪,新疆罗布泊无人区,不是旅游,郊游的去处。它是为了保护野骆驼,也是为了人类安全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如果人进去是要获得批准才行,贸然进入,后果自担。

05

卫星电话出了问题,造成前后失联,也没有其他的求救途径,补给也出了问题。只能在高温的沙漠苦苦自救。

06

救援的到来,赶不上罗布泊70摄氏度的高温。死神的镰刀比其他时刻来得更迅疾。

来时意气风发,谁知竟葬身荒漠?

生命只有一次,虽然说我们要尽力去感受、去经历,但也要慎重、有备而来,尽量做到有计划,有预判,有备选,有后路。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山没了,只剩无尽寂寥。

04

最后想说的是,明令禁止的无人区,就不要啥都不备偏偏去寻肾上腺飙升的快感;明明是明令指示牌泄洪渠,就不要偏跑去溯溪、露营;明明台风过境,就不要赶着往外跑;明明是洪峰之前大喇叭喊让转移,有车接送非不走,被困了又发视频惨兮兮求救……

有些人啊,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请点个【在看】,有什么想说的,欢迎文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