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系列新片定档,沉寂许久的电影市场再次热闹了起来。
都不用等到贺岁档,大咖老戏骨、影帝影后就纷纷发力了,海清、张译、黄渤、周迅、周冬雨等人各自主演的电影全部要在2023年12月底之前上映,又是一轮口碑和票房大战。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一个细节没有做到位,就极有可能掉队,目前海清主演新片《我本是高山》就因为几位男演员的出演有了隐患。
《我本是高山》根据张桂梅校长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她创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故事,片方对电影质量似乎格外自信,在正式上映前一周就举办了首映礼,随后开启了点映。
令人没想到的是,还在点映期并没有大规模排片的《我本是高山》就已经遭到了质疑,口碑有了两极分化趋势,胡歌、李晨等人的客串参演更是遭到不少差评,特别是饰演张桂梅校长丈夫的胡歌。
胡歌在片中戏份不多,但根据观众反馈,他还是出现了好几次的,只是每次出现都很莫名其妙,胡歌和海清演技还不是一个层面,不止一人提到,胡歌这个角色的存在很多余,还不如不加,删掉也没有任何影响。
当然,也有观众觉得,丈夫这个角色的存在让张桂梅这个人物更加全面了,同样也有观众出面质疑这一点——为什么女性非要通过男性表现全面,没有丈夫张桂梅校长就不办女校了?有没有丈夫影响一个女性品行高洁吗?
不仅如此,《我本是高山》的导演还在片中给胡歌设计了一段艺术加工戏份,让张桂梅校长告别丈夫奔向学生,乍一看这样的设定没有什么问题,似乎很周到。
但正如网友质疑的那样,明明可以在没有张桂梅丈夫出现的情况下讲好故事,为什么非要让胡歌参演呢?让胡歌参演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加与张桂梅校长办女校毫无关联的镜头呢?就是单纯为了让外界知道张桂梅校长有丈夫吗?
不过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对胡歌这一角色有异议的观众,并不是针对张桂梅校长有丈夫这件事。
——不妨脱离原型背景看一看,任何一部作品莫名多了一个对人物塑造帮助有限、对剧情推动毫无作用的角色,这种行为是不是就叫做“加戏”?
或者直接看观众对李晨客串的质疑,也许就更好理解了某些观众的不满了——李晨在《我本是高山》饰演一位大巴司机,孩子们要去高考了,李晨露脸有镜头了,某种程度上,胡歌的角色和李晨的角色是一样的,可以但是没必要,删掉他们的戏份还可以避免争议。
另外,还有观众质疑《我本是高山》的番位安排,海清身为大女主拿一番当之无愧,但一个戏份不多的男演员越过了其他所有女性角色拿二番,自然又是一轮争议。
还没正式上映,就惹出如此多争议,有原型的电影不好拍啊,就希望《我本是高山》片方只是考虑不周,而不是有意为之制造话题。
至于《我本是高山》电影本身是否值得观看,只能说现阶段的观众反馈差异性太大,参考价值有限,建议等片子正式上映之后看大众口碑吧!
本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用户10xxx64
我每次看到胡歌受伤的脸还硬去演帅哥,看得我真尴尬,能不能别再演帅哥霸总了,不能像张译制一样去演演普通的人类嘛,还是因为自己演技不够?
始于蝉鸣
以文艺化导人心,期待胡哥的表演
林乱船
我是云南人,胡歌也是在云南建过希望小学,多次到过山区的人,也是资助过云南小女孩读书的人。他对云南的教育也有贡献的,对云南教育也是有感想的,他参演这部电影更大的可能性是为了帮助云南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心意。
王源Roy??
我本(ben)是高山,不是,我不是高山,注意读音,读音变了整个意思都变了
杨小夕
有没有这些明星,就张老师是最大的ip,必去打卡
飞飞猪
挺佩服他的,跟文艺片死磕。管你票房好不好
菲菲
胡哥,在我们云南盖很多学校
七词慕
海清演燃灯校长张桂梅也太像了[哭哭]
伯牙
人家有原型人物在那里!你去问问人家有没有感情
头上别了颗花菜
是不是胡歌和海清还得有几场感情戏[捂脸哭]
微妙
不用宣传,我也会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