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最高层内斗“昏天暗地”,邻国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了。
邻国蒙古这几天很不太平,总理赞丹沙塔尔才履职四个月,就被议会投票罢免,结果没过几天,总统呼日勒苏赫出手,否决了这一决议,理由是投票程序“违宪”。
综合各方消息,这轮动荡的起因是,蒙古执政党内,赞丹沙塔尔和议长阿玛尔巴伊斯格楞两人为了党内一把手地位,斗得昏天暗地,最后以两败俱伤收场。议长辞职,总理罢免。

【当了四个月的总理,赞丹沙塔尔被罢免】
『选举失败后,赞丹沙塔尔抛出了“撒手锏”』
起因是9月底,蒙古人民党内选举,赞丹沙塔尔和阿玛尔巴互为竞争对手,都想争一争党主席之位,一般来说,蒙古总理这个职位,往往由人民党主席兼任,因此赞丹沙塔尔对党内选举势在必得,没想到却在交锋中败给阿玛尔巴。
随后他抛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撒手锏”,那就是以调查煤炭腐败为由,任命新司法部长,清算前任奥云额尔登政府,同时指控阿玛尔巴“参与煤炭腐败”。
此举无异于在蒙古政坛抛下一个震撼弹,也让事情脱离了常规的选举竞争范畴,上升到了政治斗争的高度。
而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阿玛尔巴完全没有给自己辩护的念头,直接就宣布了辞职,再迟钝的人,也该看出事情背后确实存在不小的猫腻。

【议长和总理斗得不可开交,最后两败俱伤】
赶走了阿玛尔巴,赞丹沙塔尔自己也没落到好,蒙古议会不满总理绕过国会任命司法部长,随即召开紧急会议,一开就是一天一夜,最后以简单多数票罢免了赞丹沙塔尔。
就这样,他的总理生涯,满打满算只持续了4个月。如果不是呼日勒苏赫出手干预,赞丹沙塔尔最后的结局,大概是当一段时间的看守总理,然后黯然下台。
顺带一提,阿玛尔巴也只是辞去议长一职,如果无意外的话,他最后还是会当上蒙古人民党主席,甚至有可能成为下一任总理,也就是说赞丹沙塔尔算来算去,最大输家反而是他自己。
『呼日勒苏赫出面力保总理』
在这个节骨眼上,呼日勒苏赫还是想保一保赞丹沙塔尔的,不管怎么说,后者在他手下当过幕僚长,外界都倾向于认为,赞丹沙塔尔是呼日勒苏赫的心腹,不像奥云额尔登,在内外政策上与总统存在严重分歧。

【被赞丹沙塔尔指控“腐败”的蒙古议长】
后来奥云额尔登因为儿子炫富,引发大规模抗议,他自己怎么也解释不清,随后被议会罢免。
紧接着赞丹沙塔尔上台,各方都以为,蒙古的“府院之争”从此能告一段落,没想到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蒙古人民党内部的暗雷先炸了。
既然呼日勒苏赫执意要保赞丹沙塔尔,不惜推翻议会决议,那么现在究竟是谁说了算?
根据蒙古2019年的宪法修正案,议会有权以简单多数票罢免总理,不需要议员全部到场投票,但是呼日勒苏赫认为,无论是投票方式,还是出席议员的统计方式,都不符合宪法程序要求。
不仅如此,国会内部委员会的投票结果是不罢免总理,国会投票显然与这一决定相冲突。

【奥云额尔登的辞职,只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被总统推翻决议后,蒙古议会还有三天时间重新讨论罢免程序。但重点不再是赞丹沙塔尔的去留,而是要不要让呼日勒苏赫“收回成命”,如果票数超过三分之二的阈值,总理还是会被罢免。
只是蒙古议会能不能凑齐这么多人开会,还是未知数。讨论国家大事,都很难凑齐全部议员,但打起口水仗来,他们的存在感不是一般的强,一个比一个卖力。
『蒙古内部矛盾已经不可开交』
实际上,自从蒙古立法机构扩张,席位来到126人后,口水仗的频率和烈度,都显著上升了不少。
从奥云额尔登时期的府院之争,再到现在总理与议长的“捉对厮杀”,都是这一现象的缩影。
当下的局面,让很多旁观者都感到忧心忡忡,他们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那就是蒙古未来的政治生态,将非常混乱。

【蒙古往后的政治生态会恐怕非常动荡】
蒙古人民党内部矛盾已经到了一个不可开交的地步,很难维持对国内政局的掌控力,另外还有腐败丑闻这个定时炸弹还没解除,随时都有可能再次爆发。
为了回应公众期待,几届政府都承诺要从严调查,治理煤炭行业的乱象,结果法律听证会箭在弦上的时候,各方又唯恐避之不及,恰恰说明大家身上都不干净。
可能赞丹沙塔尔自己都没想到,“反腐牌”打出来的效果会这么好,不光掀翻了政坛对手,连自己都被牵连进去了。
不难看出,现在的蒙古已经陷入了系统性的危机,长此以往,这个国家将陷入无止境的内耗,难以推动各项重大国家议程,更不要说发挥自己作为中俄邻国的地缘优势了,偏偏这个难关,还得蒙古自己来过,旁人都是爱莫能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