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母亲,脑梗发病一周,西医大夫各种检查治疗都不见效,吃了一丸当时340元的安宫牛黄丸,早晨吃的,下午手指就能活动了。”
“我爷爷中风,去中医院急救的时候吃了一粒安宫牛黄丸,很大的那一种,人倒是被救过来了,只不过还是偏瘫了。”
“一定要给家里的老人备点安宫牛黄丸,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不知道从何时起,安宫牛黄丸成了大家眼中的“灵丹”,甚至被当做能起死回生的“急救神药”,很多人不惜花重金买给家里的老人。但是,安宫牛黄丸真的这么神吗?
安宫牛黄丸的“神”,应该主要是源于2002年,一位主持人在伦敦因为事故生命垂危,在国外救治无效后送回国治疗,医生给吃了安宫牛黄丸,然后转危为安,之后这药就一鸣惊人,成了“救命神药”。但其实,当时抢救的医生早已经站出来辟谣,他明确表示,安宫牛黄丸是一种好药,但作用有限,并不适合所有脑伤病人,何况安宫牛黄丸对病人起了多大作用还很难说。
或许是因为安宫牛黄丸的出现让中医着实扬眉吐气了一番,医生的辟谣也丝毫不起作用,安宫牛黄丸能救治各种危急重症的说法,甚至被写进了书里。
但事实就是,安宫牛黄丸真的没那么神,也不是所有病人都能服用的,更不能当成保健品来吃。当然了,如果真的是危急重症病人,真的已经被医生判了死刑,又何必再纠结要不要吃,即便是七八百块钱一颗,给垂死病人吃一颗又有何妨,万一真有效,可能真能救人一命!
安宫牛黄丸全方由11味中药组成,而且大多数苦寒之药,所以这药大寒,即便有钱,也不是所有人能随便服用的,更不能长期服用。提醒大家,在购买前需要警惕以下几大误区。
1. 误区一:中风不管类型,先吃安宫牛黄丸
有人认为只要中风就用安宫牛黄丸,这是最危险的错误。中医将中风分为闭证和脱证,安宫牛黄丸仅适用于热闭证,对寒闭证和脱证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病情。从西医角度看,中风分为缺血性(脑梗)和出血性(脑出血),两者治疗原则截然不同,若盲目用安宫牛黄丸延误正规治疗,可能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2. 误区二:当作保健品,长期服用能预防中风
每年吃两颗,能防中风,这是商家常见的宣传话术,却毫无科学依据。安宫牛黄丸是也是药,而且性寒,长期服用不仅会损伤脾胃功能,还可能增加不必要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中风的预防依赖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以及戒烟限酒、规律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这些都不是安宫牛黄丸能替代的。
3. 误区三:越贵越好,年代越久越好
安宫牛黄丸的价格与其成分有关,含天然麝香、天然牛黄的品种价格高昂,单丸可达上千元,而人工麝香、体外培育牛黄的品种价格较低。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贵的一定比便宜的效果好,关键是对症下药才行。此外,有人认为中药越陈越好,囤积过期的安宫牛黄丸,认为年代越久的,效果越好。但安宫牛黄丸和所有药物一样,都有自己的有效期,过期后药材可能变质,不仅无效,还可能产生毒性。
4. 误区四:服用无禁忌,人人都能吃
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禁忌,安宫牛黄丸的禁忌人群远比想象中多,孕妇不能用,因为其中的麝香可能增加流产风险;脾胃虚弱者不能用,因为寒性药物服用后可能加重脾胃虚寒;肝肾功能不全者不能用,因为其中所含的朱砂、雄黄有一定毒性,肝肾功能差者服用可能导致蓄积中毒;对成分过敏者不能用,因为牛黄、麝香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即使是辩证使用的患者,也需严格遵医嘱,通常每天1丸,病情缓解后立即停药,不可过量或长期服用。
写在最后:安宫牛黄丸并非万能,但也并非毫无价值,辨证用药的前提下,它可能作为辅助手段发挥作用,像是热闭证的中风急性期,表现为突发昏迷、高热、烦躁,在送医途中或等待急救时,可遵医嘱服用1丸,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另外脑炎、脑膜炎、重症感染导致的高热昏迷等情况下,都可遵医嘱服用安宫牛黄丸,但前提是要接受规范治疗。因为安宫牛黄丸再神,也不能代替西医急救,若因服用它而延误这些治疗,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