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特种部队之父,跟八路军学习8个月,回国后一战成名

1937年年底,山西五台山抗日根据地来了一位特别的美国记者,他来不是为了采访报道,而是为了“偷师学艺”。靠着从八路军这里

1937年年底,山西五台山抗日根据地来了一位特别的美国记者,他来不是为了采访报道,而是为了“偷师学艺”。

靠着从八路军这里学习的方法,4年后这位美国记者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支特种部队,他就是被称为美军特种部队之父的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

卡尔逊出生于1896年,他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将军,也是一位充满正义感的正直人士。他16岁参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海军陆战队中任过职,还当过前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卫队长。

1937年卡尔逊来到中国上海,担任驻华美军军事观察员,他来的时候正值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人顽强勇敢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37年9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延安完成采访后回到上海,卡尔逊看到了斯诺的手稿和笔记,对里面的内容大为震撼,心里对共产党和八路军愈发感到好奇。

之后卡尔逊离开了上海,以记者的身份不远千里来到了延安,在这里他见到了毛主席等八路军领导人,延安条件很艰苦,卡尔逊却在这里感受到了蓬勃生机。

采访完领导人后,卡尔逊又提出前往一线作战部队看看。八路军特意派出了翻译陪着他来到了山西五台山抗日根据地,在这里他跟八路军战士同吃同住,一同急行军,一同打鬼子。

有一次,卡尔逊跟着一支八路军小队执行截击日军某部的任务,队伍急行军32小时,战士们背着几十斤重的装备昼夜不停,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卡尔逊曾经是美国总统的卫队长,身体素质自然没得说,但也感到吃不消,可是那些比他矮很多,面黄肌瘦的八路军却没有一个喊累,没一个掉队,在急行军32小时后立即投入到了激烈的战斗中。

卡尔逊对此感到非常不解,他问过一个八路军战士,你们是怎么做到一个不掉队的?

那个八路军战士的回答,让卡尔逊大感意外,战士说,如果我只有两条腿,我一定会掉队,但我还有一颗脑袋,我知道这次的任务有多重要,我也知道是为了什么而战,我知道掉队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不能掉队。

卡尔逊被这样的回答深深震撼住了,他从没见过这样的部队,也没见过这样的战士。而且卡尔逊还发现,八路军中没有上级和下级,只有干部和战士,大家地位是平等的,谁都可以提意见,只要是有用的,都会被采纳。

卡尔逊在八路军中待了8个多月,足迹遍布延安和北方的各大根据地,行程超过8000多公里。这里的所见所闻无一不让他感到惊讶,虽然八路军穿着破破烂烂,武器装备也都十分落后,卡尔逊坚信,八路军一定会成为一支闻名世界的部队。

事实证明,卡尔逊的预言是正确的。

1941年年底,美国和日本开战后,卡尔逊重回美国陆战队,被任命为第二近战营上校营长。卡尔逊用从八路军那里学习到的经验训练士兵,比起体能训练,他更注重精神方面的提升。

卡尔逊让手底下的士兵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并且和士兵一起站岗放哨,打破了美军固有的等级特权,每周还会开民主大会,让士兵们提出各自的建议,在卡尔逊的部队,每个士兵都是任务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执行者。

卡尔逊的部队作战时会高喊“工合”,这是“共同合作”的简称,是卡尔逊在中国学到的,因此卡尔逊的部队也被称为“工合营”。

卡尔逊用从八路军那里学到的方法,将工合营训练成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屡立奇功,多次以少胜多战胜日军,卡尔逊更是三次获得海军十字勋章,成为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英雄人物。

卡尔逊把八路军的一切都照搬到了美军,他的工合营都快成为美军中的八路军了,与传统美军格格不入,卡尔逊因此被上级厌恶,1943年4月1日,卡尔逊突然被免职,只能离开了他一手打造的工合营。

1947年5月27日,卡尔逊病逝,时年51岁。朱德总司令得知卡尔逊病逝的消息十分难过,给卡尔逊夫人发去了唁电,沉痛悼念卡尔逊同志。

如今,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们依然自称“工合战士”,工合精神被海军陆战队作为一种传承被继承下来。

2009年6月,5位白发苍苍的美国老人不远万里来到了山西大地,他们是卡尔逊突击队的士兵,最大的已经93岁,他们来山西就来寻“师”的,他们自称是美国的“八路”。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当地很多上了年纪的八路军竟然都还记得卡尔逊,这让他们感到意外的同时,也无比的惊喜。

虽然大家肤色不同,样貌不同,语言不通,但只有信念相同,志趣相同,那就是战友,是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