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前理想总裁砸6.53亿!用造车逻辑装房:39.98万装90㎡智能家,55天交付能破家装困局?

装修和智能是家装行业最大的两个难题,前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创办栖息地智能装修,试图以“造车逻辑”重构家装产业:一边瞄准传统

装修和智能是家装行业最大的两个难题,前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创办栖息地智能装修,试图以“造车逻辑”重构家装产业:一边瞄准传统装修的低效混乱,一边突破智能落地的断层困境。在“大行业、小公司”的万亿家装赛道上,这场“产品化改造”能否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商业化破局呢?

一、家装现状:痛点凸显,市场空白待填补

当前家装行业深陷泥潭,核心痛点有三:一是流程碎片化,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割裂,沟通成本高;二是缺乏标准化,施工质量依赖工人经验,工期延误、增项加价等问题频发;三是智能化落地难,处于“单品智能”阶段,系统集成能力弱。行业数据显示,传统装修用户满意度不足40%,“省心、智能、高效”需求未被满足,这一市场缺口为栖息地的产品化模式提供了发展空间。

二、智能趋势:渗透率提升,落地断层成瓶颈

智能家居渗透率已从2018年的4.9%跃升至2024年的25%,语音控制、环境联动、安防监测等功能,逐渐成为年轻群体装修刚需。然而,行业仍面临“伪智能”困境:不同品牌设备兼容性差、操作复杂、场景化体验不足,更关键的是智能与装修的衔接断层——装修公司缺乏技术整合能力,科技企业又不懂施工工艺。智能技术到落地的空白,正是栖息地的核心切入机会。

三、造车与装房:跨界逻辑难直接复制

栖息地核心团队大多来自造车领域,但“造车”与“装房”存在本质差异,适配难度大:从标准化来看,造车是“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零部件精度、流程可控性极高;而装房是“个性化定制服务”,户型差异、用户需求、现场条件均会影响最终效果,难以完全复刻造车的标准化逻辑。从周期与供应链来看,造车周期固定(3-6周),供应链集中于机械、电子部件;装房周期长达3-6个月,供应链覆盖建材、家具、家电等数百种品类,还受物流、施工等变量影响。这意味着,造车经验无法直接套用,栖息地必须重新搭建适配家装行业的体系。

四、栖息地的核心竞争力:壁垒与风险并存

1.产品化定位直击痛点,构筑差异化优势

传统装修服务“东拼西凑”,价格不透明、交付周期长、质量难把控。栖息地则以制造业思维改造服务业:将90平三房两卫装修打包为39.98万元的“L32”标准化产品,通过1000多个数字化模块组合,实现55个工作日快速交付;同时自研iVD系统、自建木作工厂、开展施工标准化培训,精准匹配中高收入家庭对效率与品质的需求。

2.全产业链重投入筑壁垒,但现金流承压

栖息地采用“研发+生产+施工+服务”全自营模式:250多名研发人员耗时两年打造智能控制系统,在美国设AI研发中心、在常州建智能制造基地,还计划在8个核心城市开直营店。这种模式依托原有供应链管理经验,既能压缩中间溢价,还能提供“10年质保”。但风险同样显著:前期超1亿元研发投入、庞大直营团队的运营成本,对现金流构成压力;

3.趋势与资源加持,但规模化考验刚起步

中国3500万中高收入家庭的刚需以及房地产转型的行业背景,为栖息地提供了市场土壤;理想汽车领投、顶尖设计师加入,增强了市场信任度。不过,智能装修赛道竞争激烈,栖息地要从“服务几十个客户”迈向“百万级用户”,需证明模块化产品的场景适配性,破解直营模式规模化复制的难题—毕竟,管理几十万认证工人,远比管控单一汽车工厂复杂。

五、成功关键:三大能力决定生死线

1.规模化交付能力:突破核心壁垒

需通过“供应链整合+施工标准化+数字化管控”,将个性化需求转化为可复制的交付能力。若无法实现规模化,将被传统装修企业挤压市场空间。

2.市场认知与接受度:建立品牌信任

需借助“场景化体验+精准用户定位+口碑营销”,让市场认可“栖息地=智能+省心”的价值。若不能扭转用户对跨界品牌的疑虑,产品难以打开市场。

3.成本与价格平衡:避免小众陷阱

前期需通过“小规模试点”优化成本,后期依托规模化采购、标准化施工,将价格控制在比传统智能装修低10%-15%的区间,同时保证利润。若陷入“高投入、高定价”困境,将难以突破小众市场。

结语

“草木百年旧雨露,车书万里新江山”,栖息地模式契合居住升级与智能普及趋势,产品化思维切中行业痛点,重投入布局筑牢技术与供应链壁垒,客群定位精准贴合市场需求。然而,要实现“改写行业规则”目标,需跨越“行业适配、交付管理、市场信任”三大难关。若能度过规模化初期磨合阵痛,这家带造车基因的装修公司或让“智能家”从概念变为可复制的生活实景;若仅靠“跨界噱头”,则难在行业长期立足。

本文章是自媒体人李波的原创作品(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1、前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再创业,入局万亿家装市场,获6.53亿融资-钛媒体2、理想原总裁沈亚楠创业:进军万亿赛道,用造车方式改造家装业-tech星球3、沈亚楠:面向未知,寻找普通人居住的确定性-南方人物周刊4、距离人类理想的「栖息地」,还要几个三周年?-36氪产业创新5、栖息地三周年|在沈亚楠忙着讲话的时候我们去了真实用户的家-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