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寻味温江资格老馆子,一天吃七顿

国庆假期正式开启还不知道去哪儿玩儿不如去温江继上期的漂亮饭之后这一期让我们一起钻进温江的街边巷尾去罗四婆涮一把提了26年

国庆假期正式开启

还不知道去哪儿玩儿

不如去温江

继上期的漂亮饭之后

这一期

让我们一起钻进温江的街边巷尾

去罗四婆涮一把提了26年的小火锅

在翻滚的红油里找回小时候的味道

或者,到城边的张眼镜儿

点一锅骨肉分离的清炖肘子

一碟青海椒蘸料香得让人念念不忘

这些深藏不露的市井小店

才是温江最真实的味觉宝藏

这个假期

就让温江的好味道给你全新的出行灵感

绿逸豆花饭

老院坝头最乡土的农家饭

地址

温江区骑士大道双堰段302号附近

土著再三推荐,绿逸豆花饭,你一定要去,开了10来年,豆花儿很绝,尖椒卤肉回锅更绝。而且,必须早去,12点40以后,就没什么菜。

既然“抢菜吃”的气氛已经渲染到这个程度,11点过“杀拢”,大姐正气定神闲地坐在院子里剪干海椒,“海椒面儿都是我们自己剪、自己舂,等会儿拿来做蘸料。”

虽然肉已经卤好,菜已经洗净备用,但“饭还没蒸好”。等候开火炒菜的间隙,我索性绕到后厨一探究竟。土灶上的锅盖干净得发亮,婆婆大方揭开,豆花儿方才露出真容,散发出浓郁的清香味,肯定好吃。

豆花儿不光是自家早上现点的,而且还是柴火煮出来的。周末客少,豆花儿做得不多,生怕吃不到,“老板儿,先要个豆花儿。”

11点40分,三三两两的哥老官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瞬间坐满了院子。炒个回锅肉、要个肘子、切点儿猪脑壳、弄份儿血旺儿……再打二两白酒。前台是此起彼伏的点餐声,后厨是热火朝天的炒菜、走菜,一家老少都在忙。

好久没有在乡下吃到这么赶口的原生态家常菜,炖肘子里加的大青蒿,自家种的。调味的藿香不够用,大姐立刻招呼打下手的儿子去地里现扯。大姐说,店里很多菜都是自家种的。就算买,也买的是周边农户自己种的,没有一样是大棚蔬菜。

尖椒卤肉回锅一端上来,就收获满堂彩。肥瘦相宜的卤肉炒出诱人的曲线,肉质既香糯又Q弹,肥肉吃起来也毫不腻。比起普通回锅肉,卤味的缓缓释放让整盘菜更有回甘、更有层次。

卤肉香和小青椒的自然清香融合得非常Balance。都说立秋后的海椒只会越长越老,但这一盘海椒,又嫩又秀气,连辣味也是清新的。

豆花是必点的招牌,隔壁桌一口气要了两碗。先抿一口下火的豆花儿水,再捻一筷子白味豆花儿,豆花质地无比细嫩绵密。蘸上秘制的蘸碟,豆花又焕发新的生命。辣酱香而不辣,少许的麻味,后劲很足。

咸烧白也值得推荐。五花肉被切成连皮带肉的薄片,琥珀色的肉皮在灯光下闪着油润的光泽。咸菜吸足肉汁,和肉一样蒸得软烂。最妙的是下面铺了少许切碎的新鲜莴笋颠,青翠欲滴中解了烧白的油腻。

尽管绿逸豆花饭深藏在茶园里,附近工作的人已经默默将它吃成了食堂。老板娘说,工资日生意尤好,菜品也最为齐全。如果打算晚上来,可以提前电话预定方便备菜。想吃柴火鸡也可以,“鸡都是我们自己喂的。”

方牛肉

汤汤泡饭都很绝的资格牛肉馆

地址

温江区柳城街道两河路西段188号附近

温江的牛肉馆子不少,周牛肉、廖牛肉,各有千秋。如果不是本地老饕带路,差点错过这家藏在两河路上的方牛肉。

门头朴实无华,嬢嬢叔叔在店内忙前忙后。牛肉是特色,蒸、煮、拌、烧……各种加工手法做出了花。

往灶台一瞄,两口大锅很有些名堂。一口是红汤,另一口是清汤。每口锅里还放一个筲箕,里面到底煮的是什么好东西?

师傅一边介绍,“熬的都是高汤”,一边顺势在锅里捞了两下。嚯哟,是结结实实的牛骨头。只用牛骨头配上几十种滋补药材一起熬,汤的鲜味,稳了。

牛肉汤几乎是每桌必点。做法有点类似乐山的翘脚牛肉,但又不完全一样。炖煮好的纯瘦肉切片装碗,再根据清汤或红汤的口味喜好浇上滚烫的汤汁,芹菜颗颗居然放了小半碗。

老顾客一般是先喝汤,再吃肉,最后把饭倒入汤中,绝不浪费丝毫精华的牛肉汤。牛肉汤醇厚的香气如潮汐般层层漫上,咽下后喉头竟浮起些许清甜。秋天的晚上来上一口,既暖心,又开胃。

大片的牛肉很是新鲜,略带嚼劲,一点儿筋都没有。第一口就能吃到真材实料的牛肉肉香。牛肉汤泡饭,吸足汤汁的米饭,配上爽口的泡菜,美味又实惠。

方牛肉的素菜,推荐耙耙菜。用米汤煮出来的耙耙菜,满口都是乡下最质朴的味道,米冬瓜又软又糯。豇豆挂满丝滑的米汤,原本的自然甜香味也被无限放大。

雅安石棉围炉味道

一桌难求的温江烧烤扛把子

地址

温江区凤溪大道中段109号

温江人的夜晚,少不了烧烤。到底哪家更好吃,凤溪大道上的围炉味道可以排进前三,生意好到,夜越深,座位越难求。

正式营业时间是每天下午五点。还没开门,很多老顾客已经提前打电话、发微信预定好今日的座位和菜品。如果临时打主意想吃,等一两个小时才能吃到是常态。没办法,为了一口好味道,温江人依然愿意等。

烧烤是雅安石棉的烤法,但又因地制宜做了一些小调整。点好之后,厨师在后厨烤好后再端出来。堂食的区域内,没有油烟的袭扰,只有美滋滋烧烤的芳香和推杯换盏的快乐。

忙碌、粗狂和紧张都留给了后厨。

烤架上摆满烤网,小哥一边翻转一边敲打,对火候的拿捏得心应手。从生肉到成熟,五花肉至少得烤半个小时,烤鸡差不多也要相同的时间。后厨里,部分食材提前烤过,已经在尽可能缩短食客等待的时长。

牛肉是必点。猛火快攻下,牛肉保持了鲜嫩的口感,码味并没有掩盖肉的香气。一口下去,还带有一点juice。五花肉切作骰子块,烤得也恰到好处,蘸上秘制的海椒面,一口下,焦香与油脂顿时在齿间迸溅。

胃口大的,还可以点烤鸡。外表烤出琥珀色的焦糖脆壳,内里适当保留了少许鸡肉的汁水,很香很入味。

奉劝各位,一定要烤一个荞麦面馒头。3块钱巨大一个,里面还加了红糖。红糖的甜香与荞麦的谷物气息在烤制的过程中相互交融,酥脆的外壳,口感很是奇妙。

特别让人欣慰的是,肉类几乎都可以只点半份。烤洋芋坨坨也可以点半份。五六坨洋芋直接带皮烤至裂开,释放出挡不住的香气。掰开沙瓤的土豆,撒上少许辣椒面,竟然吃出了土豆的甘甜。

罗四婆手提串串

一口一个小时候的味道

地址

温江区柳城大道西段9,11号

在温江,一说起承载童年记忆的小时候味道,很多温江人都会推荐罗四婆手提式小火锅。开了二三十年,据说90%的温江人都吃过,其长久经营完全依靠口耳相传的口碑。

刚来到罗四婆手提式小火锅,就会被它的阵仗吓到。四五家铺面相连,让人感觉半条街都是它的。要知道,最早罗四婆只有一间小铺面。

它的前身是1999年开业的聚仁轩小火锅店,后因老板姓罗、在家排行老四,被街坊亲切称为四婆,至于店名中的“手提式小火锅”,指的是“拎起就走”的便携串串。

至今,罗四婆的火锅料坚持每日现炒,确保了纯正风味。菜品极为丰富,拥有一个专门陈列菜品的铺面,内设四个贴墙保鲜柜。

牛肉品类多样,如折耳根牛肉、香菜牛肉等。在此还能品尝到在串串店较少见的新鲜带壳鲍鱼,烫入番茄锅或菌汤锅后,肉质弹嫩鲜甜。

在这里,使用大签、小签结算,小签称斤,大签按每根2元计费,丰俭由人。多家铺面里虽然悬挂不同的店招,有的是罗四婆手提式小火锅,有的是罗四婆火锅串串,实际上都是一家人。

雷蹄花

纵横温江30年的优秀蹄花儿

地址

温江区来凤路322-324号

温江的美食版图上,若论蹄花,雷蹄花是一个无法绕开的传奇。纵横温江30载,它凭借着一碗极致软糯的蹄花,成为了无数食客深夜食堂的首选与老饕口中公认的优秀蹄花儿。

刚到来凤路,还没望见招牌,仅仅是铺面门口的一长串雨棚,已经让人猜到,肯定是雷蹄花儿。从一家小铺面发展成温江的地标性美食,雷蹄花的生意不是一点儿好,而是非常好,一直从中午卖到凌晨一点。

档口上,二三十种美味蔬拼带来极致的视觉冲击。另一侧,十余口锑锅装满热气腾腾的烧菜、炖菜。看中哪样,直接点哪样。

招牌的蹄花儿,反而躲在后面。食客“要碗蹄花儿”的声音刚喊出,嬢嬢们自有安排。

蹄花儿是每天新鲜采购的蹄花儿,经过数小时的精心炖煮,成就了蹄花夹之骨肉分离、入口即化的境界。汤底乳白醇厚,胶质满满,点缀上葱花,硬是一丁点儿腥味都没有。仅需一勺原汤,便能鲜掉眉毛。

吃蹄花儿,离不开那一碟画龙点睛的蘸水。不同于市场上常见的红油或豆瓣蘸碟,雷蹄花儿的蘸碟是用青海椒制作而成。

夹起一块蹄花儿,在蘸碟里滚上一圈,送入口中,肥而不腻、糯香满口的复合口感,瞬间便能征服味蕾。如今,除了温江人喜欢,名声在外的雷蹄花儿,也成了八方食客专程前来打卡的温江美食。

张眼镜饭店

藏于乡野、让人惊艳的老馆子

地址

温江区芙蓉锦绣西北门东北180米

在温江觅食,不必只盯着城区。藏身乡间的张眼镜饭店,很多人经常开车前往解馋。它没有繁华地段的喧嚣,却凭着几道扎实的家常味,在食客口中积累了坚实口碑。

我们第一次走进张眼镜饭店的时候,堪称意外之喜。主营是烧菜、蒸菜和拌菜。我们人不多,但也高矮整个份儿大青蒿炖肘子。

提前烧耙的肘子一直在炖锅里保温,客人点单后,老板夹两大筷子蒿子丢到锅头烫断生起锅。大青蒿解了肥肉的腻,也增了一股青菜香,味道奇妙。老板说,很多外地人都吃不来这种清香味,但喜欢的人却是相当喜欢。

吃肘子,必配的蘸碟是店家秘制的青海椒蘸。软糯的肘子肉在清爽而霸道的蘸碟中裹上一圈,肉的丰腴与蘸料的清香在口中碰撞,风味瞬间升华。

凉菜里,红油拌耳片很绝。耳片处理得干净脆爽,红油酱汁调得香辣回甜,特别下饭。

韭香水晶粉也让人好评不断。肉沫、粉条、韭香,各风味、各食材的口感平衡得非常好,醋香绝妙。

温江城镇乡野

遍藏传统美味

每家或多或少都有所创新

如果吃惯了老味道

还可以换个稀奇

尝尝传统泡菜如何在

超级大厨手中演绎出新味道

大千河畔

品小小泡菜在温江的千变万化

地址

温江区锦泉街希尔顿欢朋酒店22楼

走进店内,中式雅致与现代空间交织的高级感扑面而来。餐厅总厨朱建忠师承川菜儒厨舒国重,前不久,师徒二人合著的《麻辣江糊:四川泡菜》一书刚刚发行。一同亮相的还有大千河畔创新推出的泡菜宴。

从饭前的开胃小碟到川菜名肴的灵魂调料,泡菜在川人的饮食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想到,再寻常不过的泡菜,还能玩出如此多的花样,有一种泡菜被重新定义的感觉。

一席匠心独具的泡菜宴上,泡菜是贯穿始终的味觉主角。既有泡山苏叶拌泡螺片、老坛醋泡杭茄等凉菜,也有家常汁泡椒烩辽参、泡菜汁扒竹荪酿虾胶等热菜,将四川泡菜的风味,充分融合到了菜品之中。

一直以来,朱建忠师傅致力于推动川菜文化探源与菜品创新实践相结合。未来,大千河畔还将结合四川泡菜持续开展融合创新,把更多创新川菜端上餐桌。

从传统老字号美味,到不寻常的创新泡菜宴,关于温江美食的花样和灵感还有很多。趁国庆假期,你不妨赶紧寻味金温江,用嘴巴开启一段城市微度假。

特别提醒,去之前一定要亲自确认商家是否营业,以免跑空。

当然,你也可以将心仪的美味店铺收藏起来。美味温江,随时随地等待所有美食爱好者的光临。

你还有哪些温江宝藏美食?交出来!等我下次去吃。

今日编辑 |大榜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部分图片来自YOU成都、温江宣传部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