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15万-20万元区间的尚界H5更让我心动——16.98万起售、标配华为ADS 4.0,上市13天大定破1.5万的数据,说明华为技术下沉确实击中了年轻家庭的需求。
作为鸿蒙智行车主,我切身感受到技术迭代的红利:9月推送的OTA国庆版新增“离车泊入”功能,实测在商场停车场自动停入车位时,系统对侧方车辆间距的判断比老司机更精准。但部分功能需订阅高阶包(如ADS 4.0需额外付费),让不少车主吐槽“买车只是买了入场券”。这种基础功能免费、核心体验付费的模式,与手机行业的会员制如出一辙,正在考验用户的粘性与耐心。
产能与交付:甜蜜的烦恼
随着金秋尚界H5、问界新M7的上市,年底前,鸿蒙智行的月销量有突破6万辆的迹象。身边多位预订尚界H5和问界M7新色的用户反映,提车周期已排到明年1月。这种“订单繁荣”背后,是供应链承压的信号。有销售透露,问界M9的途灵智能底盘因产能限制,部分车型交付需等待3个月。若四季度不能解决产能瓶颈,恐将透支品牌口碑。行业观察:华为模式的双刃剑
问界M7已经成为鸿蒙智行十分畅销的车型,累计交付量已突破30万辆。鸿蒙智行的成功印证了“技术赋能”的威力,但五界分化的格局值得警惕。问界系享受着华为渠道和研发资源的优先倾斜,而智界、享界等品牌仍困在“华为技术供应商”的认知里。就像手机厂商中的贴牌机与嫡系产品,用户很难为缺乏独特性的产品买单。这种生态协同与品牌独立的博弈,或将决定鸿蒙智行能否突破百万辆天花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