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购物平台,各类益生菌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从号称能轻松减肥的“瘦子菌”,到宣称可调理糖尿病的专用菌,动辄几十万的销量让人不禁疑惑:益生菌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事实上,近年来因盲目补充益生菌导致健康问题的案例屡见不鲜。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益生菌的真相。
图源:CMT
益生菌种类多,功效真有那么神?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宣称功效多样。以“瘦子菌”B420为例,有研究表明,在配合饮食的情况下,服用含有B420的益生菌,部分人能实现体重下降。但它只对肠道菌群失衡引发的肥胖有一定作用,想要单纯依靠它不控制饮食、不运动就实现“躺瘦”,并不现实。针对慢病管理的益生菌,如乳杆菌PS128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鼠李糖乳杆菌HN001或许能缓解儿童湿疹,但这些都不能替代正规治疗,且需长期坚持服用才可能看到效果。
特殊人群使用益生菌更需谨慎。孕妇适合通过乳杆菌R0011和双歧杆菌R0071缓解便秘;给孩子选择益生菌,一定要认准《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中的菌株,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从酸奶等日常食物中获取益生菌更为安全。至于宣称能防晒、抗癌的益生菌,大多仍处于研究阶段,部分甚至存在风险,切不可轻易尝试。
国内外益生菌,差距在哪?在菌株研发领域,国际市场长期由行业巨头主导,约85%的益生菌原料市场被牢牢把控。研发一株新菌株,平均耗时长达20年,投入超过上亿美元。近年来,国内企业持续发力,部分自主研发的菌株已获得权威认证,成功打破婴幼儿益生菌长期依赖进口菌株的局面。从市场表现来看,国内品牌借助电商渠道实现快速发展,部分主打高活菌量、特殊包埋技术的产品销量可观,销售额增长显著。而国外品牌凭借多年的研发积累和品牌影响力,在高端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
图源:CMT
生产工艺上,国外凭借-40℃真空冷冻干燥等先进技术,能确保益生菌存活率超90%。国内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部分产品通过创新研发,将单瓶活菌量提升至千亿级别,同时实现较高的肠道定植率;还有企业独创多层包埋技术,使益生菌在胃酸环境下的活菌留存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几类人,千万别碰益生菌!益生菌并非人人皆宜,部分人群盲目补充可能危害健康。免疫功能异常的人群,如第三型先天淋巴样细胞(ILC3s)缺失者,其肠道免疫平衡遭到破坏,原本有益的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菌)会过度增殖,改变肠道微环境,致使致病菌更容易定植引发感染。癌症患者更需谨慎,部分益生菌如乳杆菌,代谢产生的吲哚类物质会激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的芳香烃受体,抑制免疫功能,加速肿瘤生长,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就可能因此加重病情。
此外,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的人群也不适合随意补充益生菌。例如因疾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正常菌群结构被严重破坏,此时补充益生菌不仅难以恢复平衡,还可能干扰肠道菌群的自然修复,使肠道问题愈发严重。因此,上述特殊人群在使用益生菌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切勿盲目跟风。
益生菌选购和使用,记住这些要点选购益生菌时,先查看菌株编号,认准B420、BB-12等经过临床研究验证的菌株,同时留意产品是否具备权威认证与行业标准标识,警惕“复合菌”“专利配方”等模糊宣传话术。给儿童选购,需认准标注“婴幼儿可用”的产品;为孕妇选择时,应挑选明确标注适用于孕期、且菌株经临床验证安全性良好的益生菌。使用方面,若正在服用抗生素,两者需间隔至少2小时。其实,日常饮食中的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就是天然且安全的益生菌来源。请记住,益生菌并非万能神药,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有健康问题及时咨询医生,才是正确的选择。
参考资料
梅斯医学.益生菌别乱吃!多项研究:不仅促进癌症生长,甚至诱导肠道致病菌毒性飙升,引爆感染危机![Z/OL]. [2025-4].https://mp.weixin.qq.com/s/-mjI3Bq1gL7en7yW3i2Flg
来源:医学论坛网
编辑:木槿
审核:梨九
排版:蓝桉
封面图源:CMT